合肥市:4架无人机监控烧秸秆

作者:中安在线(合肥)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8日

    还有10天油菜就要开镰收割,合肥市“秸秆禁烧战”即将打响。今天上午,全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合肥将动用4架无人机,禁烧期间在禁烧区域不定期进行监控。

    禁烧难度不低于去年

  今年合肥秸秆禁烧时间为5月15日至6月30日。禁烧期间,重点禁烧区域内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垃圾、荒草、落叶等,力争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重点禁烧区域包括肥东县撮镇镇、店埠镇、石塘镇、包公镇、循环经济示范园、长临河镇,肥西县上派镇(含新港工业园)、三河镇、严店乡、丰乐镇、小庙镇,长丰县双墩镇、岗集镇、吴山镇、陶楼乡,瑶海区大兴镇、龙岗开发区,庐阳区三十岗乡、大杨镇,包河区大圩镇、淝河镇、义城街道、烟墩街道、骆岗街道,蜀山区井岗镇、南岗镇,新站区七里塘社区、站北社区、三十头社区、磨店社区、瑶海社区,高新区,经开区等33个区域为重点禁烧区。

    今年33个重点禁烧区中,油菜、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29万亩、36.3万亩,较去年有所减少,但因为春季后期天气晴好,长势好于去年。可以说,今年的禁烧形势一点不比去年低。

    首次试点全程机械化利用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让禁烧区内的秸秆离田,“无物可烧”是最有效的办法。

    “今年我们组织了14家秸秆收购企业与县区对接,而且这些企业都是‘实打实’地需要秸秆。”市农委农林能源生态处处长李祥表示,相比去年,今年秸秆收购企业对秸秆的利用更广泛。庐江县凯迪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已与肥西县三河镇、丰乐镇、严店镇分别签署秸秆收购协议。“所收购的秸秆将作为原料,用于今年6月即将投产发电的庐江电厂。未来该电厂年秸秆收购量将达到25万吨。”

    李祥说,“这也是今年的一项试点工作,签约收购三个镇的10万亩油菜、小麦秸秆将实现全程机械化捡拾、打捆、收集,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子。”

    综合利用今年再投1000万

  自2010年以来,合肥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合肥再投千万资金支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据悉,2012年,重点禁烧区油菜秸秆离田还田、小麦秸秆机械粉碎旋耕还田补助统一为20元/亩;购置秸秆固(炭)化成套设备仍按总价50%给予补助;重点禁烧区集中连片种植绿肥达200亩以上,按100元/亩给予补助;以上各项补助均由市、县按5∶5比例共同承担。收购重点禁烧区油菜秸秆按50元/吨补助,市、县按8∶2比例承担。

    同时,要进一步抓技术推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坚持农机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油菜、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旋耕还田,各级农机部门要加强农机作业监督管理,保证小麦机收留茬高度不超过10厘米。引导农民把油菜秸秆挑回家,分散处理,或者采取“田头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覆盖还田、墒沟埋草、免耕还田,培肥地力。鼓励秸秆收购公司(经纪人)到集中堆放点打捆收购,开展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工业化利用,变废为宝。

    4架无人机不定时监控

  去年,合肥市首次实现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来锁定责任人,1秒钟就可以查出田块的田主和责任人。

    “今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合肥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它的快速定位作用。”李祥表示,市、县、乡3级秸秆禁烧督察组、巡视组、督导组、执法组等成员,将手持GPS定位焚烧的区域,“想推诿扯皮是不可能的。”

    另外,今年合肥今年还将推出一个新定位方法。将动用4架无人机,在禁烧期间在禁烧区域全天候、不定期进行监控。无人驾驶飞机可以获得高清图片、自动获得坐标、自动取证等,随时监控焚烧的地点。(合肥晚报-毛晨)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