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三教镇陡沟河村高院墙村民小组,无论是田地里,还是田埂上,绿油油的油菜在微风的吹拂下随风摇曳,一株株胀满了籽的油菜豆荚尽收眼底,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你看嘛,这些栽得要密实一点的就是机播油菜。”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5亩多地油菜,77岁钟邦宪乐呵呵地说,机播油菜不下整土地、不打窝、不扯苗、不撒灰、不淋粪,不仅节约了劳力和时间,而且种子和肥料都不要钱,另外还有补助。凡是耕种采用了机播油菜的农民,个个都高兴得很呢。
钟邦宪法告诉记者,由于人工栽种的油菜要挖土、打窝、育苗、移栽、浇粪,加上老两口年事已高,儿子又在外打工,没有帮忙,因此他和70岁的老伴往年都只能种一亩多地的油菜,大约有个千把块钱的收入。而今年,他和老伴就种了7亩地油菜(因条件所限,有1亩多地油菜采用人工播种),按每斤3元计算,今年他家油菜收入大概有6000多元。
“去年油菜虽然只种了一亩多,但我和老伴足足用了5天时间才种完。忙完下来,累得我们老两口是腰酸背痛。”钟邦宪说。
“好在去年八九月份,村里的干部说,油菜机播示范区定在三教陡沟河村,如果我们选择机播油菜,除了种子和肥料不要钱外,还可另外得到国家每亩50元的补助,当时我们都以为这事是天上掉馅饼??———不可能的事。”钟邦宪说,去年9月中旬,他家5亩多地全部采用机播油菜,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播完了,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劳力。
何为机播油菜?区农委粮油站高级农艺师徐顺尧介绍,机播油菜,就是1人操控1台直播机,每小时可播3至4亩油菜田。其程序就是肥料、种子同时入土,一道工序就可以完成播种。
指着旁边一块长势稀稀拉拉的人工耕种的油菜地,徐顺尧说,油菜机播与传统的人工油菜育苗移栽相比,不但少了几道工序,省力省时节约成本,而且长势比传统耕种的油菜更好。
据了解,为适应当前油菜机械化生产的迫切需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我区近年来积极探索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针对不同地形,加大了油菜直播机型及适宜品种的筛选力度。选取2BM—2A2型小型油菜直播机、悍牛2BM—4型油菜免耕播种机和渝油25、中双11、油研10号、川杂NH352、中油6303等油菜品种开展油菜机播试验。同时,还对种植过程中的前期化学除草、间苗定苗及中期清沟排渍、病虫害防治都安排专人负责技术指导。
“油菜机播,每亩植株在12000至15000株,亩产在300多斤以上;而传统的人工耕种油菜,每亩植株只有5000至6000株,亩产在200至300斤。”徐顺尧说,通过我区近两年试验,油菜机播比传统育苗移栽,每亩要多收二三十斤的菜籽。目前,三教镇陡沟河村油菜万亩机播油菜田间长势良好,预计4月下旬就可收割。
采访结束时,钟邦宪悄悄地告诉记者,他家油菜早在4月上旬就有人上门订购了。据他了解,其余村民地里的油菜也成了抢手货。除了价格比市场上油菜籽高外,商家还自己上门收购,少去了农民自己到市场卖的环节。
“机播油菜比传统油菜省时省力还增效益,明年,如果身体允许的话,我和老伴还要多种几亩机播油菜。”说到这,钟邦宪脸上乐开了花。 作者: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