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出台,我市渔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由于渔业外部大环境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调整变化,渔业发展面临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制约,及时调整优化渔业生产结构,发展生态高效渔业,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势在必行,渔业机械化成为渔业实现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渔业生产实现机械化的过程。
一、我市渔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渔业机械是渔业生产专用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总称,通常分为捕捞、养殖、加工以及渔业辅助机械4类。捕捞机械即捕捞作业中用于操作渔具的机械设备,可提高捕捞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国际竞争力。养殖机械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用以构筑或翻整养殖场地,控制或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可提高养殖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健康养殖。加工机械包括原料处理机械、成品加工机械和渔用制冷装置等,可提高水产品价值,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实现规模化生产。
近几年,我市加快更新、淘汰木质渔船,推广使用设施完备的钢质捕捞渔船及先进捕捞设备,渔船现代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积极推行浅海生态健康养殖、标准化池塘养殖、集约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推广增氧机、自动投饵机等先进机械,水产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通过从国外引进的大型先进加工机械,实现了贻贝、紫菜等优势养殖产品的加工及出口,推动了海洋食品、药物等的发展。我市现有渔船3000余艘,集约化养殖场500余家,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80余家,养殖业机械化达到60%以上,水产加工业机械化几乎达到100%;全市现有网厂十几家,深水网箱养殖50余家。
由于我省目前农业机械补贴涉及的渔业机械仅包括增氧机、投饵机、水体净化处理设备、网箱养殖设备以及织网机等,大部分属于水产养殖机械,本文重点对水产养殖机械化进行分析。
二、我市水产养殖机械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70年代中期,随着叶轮增氧机的诞生和水力挖塘机组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机械化养鱼的新时代。现有水产养殖机械主要包括增氧机械、挖塘、清淤机械、投饲机械、活鱼及活鱼苗(种)运输装备等,其中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专用机械,是我国海淡水养殖业实现稳产高产的最关键、最不可缺少的设备,是我国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渔业机械。近几年,渔业机械化的突破性科研成就,主要体现在水产养殖方面,包括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技术、池塘生态工程化控制技术和深水网箱设施技术等三项技术。
水产养殖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但传统的粗放式水产养殖模式制约了单产的提高,根本的出路是要解决水产养殖机械化问题。近几年,我市积极推行设施渔业养殖模式,通过实施现代渔业园区开发建设工程、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等,建设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现代渔业设施基地,将工程技术、机械设备、监控仪表等现代工业技术用于水产养殖业,大力推广集约化养殖模式,通过对养殖池的机械配置、水质处理及科学管理,初步摸索出一套利用机械化手段达到高产的养殖技术,实现大规模高密度的培育模式,既减少人力投入又增加产值。
目前全市500余家集约化养殖场基本配备增氧机、水泵等机械,部分配备投饵机,增氧机械主要以普通叶轮式增氧机为主,并开始小面积试验示范底层微孔增氧技术,但由于传统养殖模式的影响,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还存在诸多问题。
1、渔业养殖技术与机械化使用技术脱节。全市渔业部门对水产养殖技术进行推广指导,但推广的过程中仅限于对该项养殖技术或者模式的推广,多局限于渔业养殖技术本身的指导,渔民很难对整套养殖模式领会贯通,而现代化的养殖模式要求多种技术的融合,不仅包括育种、养殖技术,还包括机械化、自动化的相互渗透。
2、机械设备推广力度不够。养殖机械的推广目前尚包含在设施渔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中,对于哪种机械适宜我市水产养殖业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购进设备仍是养殖户自主购买行为,且了解机具的途径主要依靠养殖户使用后口口相传,缺乏正确的引导。
3、缺乏资金支持。虽然农机购置补贴已将多种水产养殖机械列入推广补贴目录,但是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补贴资金的严重不足,导致渔业机械极少申购成功,出现“有目录没补贴”的现象。
三、我市渔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分析
渔业正处在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型期,实现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跨越,是我市新时期渔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市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渔船装备陈旧与安全、节能的问题;养殖模式落后与健康养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问题;水产品加工产业链过短与深加工、机械化加工的问题;渔业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态化、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与渔业机械化技术水平有关。
目前,我市捕捞和水产品加工机械化程度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极大程度上归功于市场的需求和经济效益因素的影响,为满足市场需求和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渔民和加工企业必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势必带动捕捞和水产品加工机械化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但由于水产养殖业受传统养殖模式和资金、技术、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追求效益和加大投入之间产生了直接的矛盾,制约养殖业机械化的发展,导致先进的养殖模式缺乏技术支持和先进机具设备配套,进而很难实现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无污染、低消耗、有投资回报效益、保证食用安全等将是未来养殖机械化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我市已经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方面的任务目标,提出建立现代渔业设施基地。未来我市的渔业发展不仅仅依靠现代养殖技术,还要注重机械与生态的结合,通过设施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减小对自然水域环境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养殖用水,控制副营养物质的排放,修复养殖环境生态,达到“以水养鱼”的集约化高效生产的要求。
我市目前重点推广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模式,需建立一整套利用机械化达到稳产高产的养殖模式,增氧机、投饵机、水体净化设备是组成该养殖模式的重要机械。目前国家研制推广的新式增氧机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作为动力,减少电费等支出,延长开机时长,增加水体含氧量,起到环保节能的效果,适合在我市推广,但由于采用新技术,机器售价较高,养殖场仅此一样就需支付高额费用,所以目前依靠电力驱动的增氧机仍是主流选择。自动投饵机是完成集约化的重要设备,投饵定时、均匀,节省人力,是规模养殖的最佳选择,目前还有电子控制的投饵船,适合大面积海域养殖,仅需人力操作电脑,便可完成大面积养殖的需要。水体净化设备实现了养殖水域的节水再利用,对于池塘养殖水域用水循环再利用,有效控制外界水域对养殖造成的病害污染,加之价格昂贵,急需国家补贴支持。
就我是目前养殖业发展情况来看,实现集约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势在必行,增氧机、投饵机、水体净化设备应在重点推广之列。另外,我市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深水网箱设备也应重点加以推广。
四、下步我市发展渔业机械化的意见建议
(一)认真做好先进渔业机械的推广。我市渔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很大,渔业机械化的发展关系到渔业的现代化,事关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渔业、农机部门要加强协作,共同制定切实政策,充分调动渔民特别是养殖渔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直接拉动渔业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实践证明,只有依靠有效政策的拉动才能使农(渔)民直接受益,拉动产业发展,还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二)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一是要加强政策宣传,让渔业主管部门了解农机补贴的补贴范围、补贴对象、工作机制、管理制度、操作程序和补贴目录等,把实施好渔机购置补贴争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农机、渔业部门要强化沟通协调,及时掌握工作进度;三是及时宣传和组织拟购机渔户,按照省农机部门公布的年度补贴机种、机型和生产厂家,及时到渔户所在地县级农机部门申请报名,争取补贴计划指标。
(三)切实做好渔业机械化技术指导工作。切实掌握目前我市使用渔业机械的底数,帮助、引导用户相对集中选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渔机渔具。农机、渔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联合开展培训,适时召开现场会、演示会,推广使用先进机具,让渔民真正成为既懂得养殖技术又能熟练操作养殖设备的多面手,实现养殖业的现代化,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