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适用性分析

作者:汪世良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5日

    一、推广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的必要性

    玉米是曹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左右,种植区域分布在曹县的仵楼乡、青堌集镇、梁堤头镇、朱洪庙乡、孙老家镇等27个所有乡镇办事处。由于玉米具有饲料、食品加工、食用等多项用途,通过多年的种植,规模相对稳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曹县的小麦是另一种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稍微大些,但小麦生产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玉米生产的主要环节种植和收获,虽然经过最近几年的推广,机械化程度有所改善,但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的要求,特别是玉米的种植,大部分还主要靠人工点播,成为当前制约曹县早日实现农业“三化”瓶颈。人工点播玉米,费工、费力、费种子、误农时,播种深浅不一、不成行、种植密度上不去,不仅束缚玉米增产,还严重影响玉米联合机械化收获质量,阻碍着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因此,为了发展粮食作物生产,加快推进曹县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曹县粮食作物机械化发展水平,推广示范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尤为必要。示范推广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对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和效益,节省时间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和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提高和稳定我县粮食作物生产能力,解放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广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的可行性

    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作为一项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新技术,在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还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都是势在必行的。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是玉米生产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到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飞跃。这一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新技术作为当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引起全县领导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的欢迎。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作为一项农业生产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在曹县有所试用,通过参观考察和宣传引导,我县广大农民和农机户对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有了一些认识,为在我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曹县发展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的社会环境、经济水平、技术条件来看,发展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基本成熟。一是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对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的高度重视,提出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农民使用机械收获的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的增加,国家购机补贴幅度的逐步加大,大大增强了农民购买农机的能力,调动了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按照市场经济原理,一旦农机作业价格低于人力作业价格,农机比人工在经济上、时效上、质量上更合算的时候,农业生产就具备了普遍采用农机作业的经济前提。玉米免耕精量播种的价格大大低于雇工价格,农民使用机械收获的积极性高涨。三是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具的性能质量日趋完善。近年来,随着对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重视,国家、地方和众多农机企业对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具研发力度的加大,新技术不断应用,新机具不断涌现。机具创新成效显著,一些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无论是作业性能还是制造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目前,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通过多年研发和改进完善,技术基本成熟,性能比较稳定,在农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因此,在我县进一步引进示范推广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大面积实现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切实可行。

    三、曹县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

    曹县目前拥有玉米免耕播种机600多台,大多与20~35马力拖拉机相配套三行半精播玉米播种机,有农哈哈、科海庭、顶呱呱等多个品牌,全部是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后,经过大力宣传推广所购买的,年播种面积不足20万亩。圆盘式、勺轮式和气吸式精量玉米播种机在曹县的保有量很少。为此曹县农机局已向山东省农机局提出申请报告,于2012年在曹县仵楼乡南园村建立5000亩的《曹县玉米免耕精量播种创新示范园》,等待审批。该项目实施后,将购买部分先进的大中型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针对不同地块的需求,进行机具示范推广。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机具现场演示会等方式对机手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签订作业合同,组织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摄制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专题片,组织玉米种植户和机手观看,扩大宣传面,通过对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激发农民玉米生产机械化意识,减轻农民玉米生产的劳动强度,推动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四、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效益情况

    经济效益。以农哈哈牌2BYQF-3型玉米播种机为例,目前曹县玉米免耕精量机械播种作业费15元/亩,去掉作业成本:包括燃油费2元/亩、驾驶员工资1元/亩、折旧费1元/亩、维修费0.5元/亩,四项费用总计为4.5元/亩,一台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经营者每亩可实现纯收入10.5元/亩。一年作业400亩,仅玉米播种这一项就能实现纯收入6200元,当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如果播种机的施肥、播种、喷药功能同时使用,每亩收费可以提高到30元,收入更高。

    社会效益。节约支出:雇人手工种植玉米,每亩支出100元左右,机械播种每亩收费为15元左右,使用机械播种每亩可节约作业费85元。同时,采取机械播种作业,可节省玉米种子1.5公斤/亩,节省费用15元,亩产量要比人工作业增产100kg,增加经济效益约200元/亩,两项合计可使用机户每亩增收300元。全县120万亩玉米全部实行免耕精良播种,可节支增收3.6亿元。

    节省劳动力:人工种植玉米每天0.5亩,全县120万亩,可节省240万个劳动力,每个工按50元计算,可增加劳动力转移收入1.2亿元。

    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技术既可以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本增效,又可促进劳动力转移从事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生态效益。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是在小麦高留茬联合机收后,直接将玉米贴茬精量播种,有利于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和使用,对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减少了小麦和玉米秸秆焚烧,避免了污染空气,对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汪世良)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