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各类机械数量的不断增多,农机化投诉事件时有发生,维护农机手合法权益成了农机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尤其是在三夏、三秋农忙时节,农机化投诉更为突出,不得不引起农机主管部门的注意。目前,三夏农忙时节即将来临,如何解决三夏期间农机投诉问题成了保障农机化服务、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的重要工作。
一、三夏农机投诉特点及问题
1、投诉较集中。三夏是农机化生产比较集中的时期,各类机械上阵作业,使投诉案件较为集中,数量大幅增加。但因为农忙时节,农户无暇向农机主管部门反馈问题,所以大部分投诉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大部分投诉案件集中在三夏生产末期。
2、群众要求高。随着农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的大大提高,农机用户遇到产品质量问题,不再是忍气吞声,而是敢于理直气壮要求生产厂家或销售商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优质的三包维修服务。对问题纠纷得不到妥善解决的,也勇于积极通过工商、农机管理部门或各类生活热线等途径寻求帮助。同时,三夏农忙也使得农机户迫切需求农机正常使用的后续保障,以免耽误生产,影响经济收入。
3、应对难度大。农机投诉部门力量单薄,只是投诉问题解决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农机执法部门权限的单一性,单靠其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对整个农机流通领域的监管。目前,临邑县农机局设立了农机管理与投诉站,负责农机投诉的协调工作。但该站人员配备少,硬件不足,导致了案件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开展困难。同时,乡镇农机站农机投诉建设不健全,农机投诉调查出现断层,调查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投诉案件的实际情况。
二、建议与对策
1、强化宣传力度,提升农户维权意识。一是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有关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和维权技能。二是利用农村乡镇集市,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工作,向农民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三是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在三夏农忙来临之前,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农机法律法规活动和农机市场打假活动,打击不法经营行为,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辩假识假能力。四是把农机质量投诉工作和农机市场监管工作结合起来。在三夏农忙季节以及前后各时段,采取集中治理整顿、重点监督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管理措施,对农机市场进行有重点、不间断地打假和监管工作,规范农机市场经营秩序。逐步形成全社会了解、监督农机经销和农机维修工作的良好氛围。
2、搞好农机用户维权培训。将农机投诉纳入农机培训的内容中去,通过理论讲解、案例探讨等方式提高农机户的维权意识。举办投诉调解员交流会或培训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介绍工作经验,探讨调解技巧,使农机投诉调解员及时有效地掌握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精髓,提高调解员应用法律法规开展消费者维权工作、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提高投诉案件调解的成功率,促进全县农机投诉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3、完善农机投诉体系建设。应在加大县农机投诉站建设基础上,完善基层农机投诉体系建设,以各乡镇农机站为基础,选二到三名思想过硬、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同志,组建农机投诉调解员队伍。县农机投诉站为案件受理主体,根据投诉案件的发生区域及调解工作需要,委派案件发生乡镇农机投诉调解员,负责本辖区农机投诉案件的调查、取证、调解工作。
4、搞好业务结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把农机维修网点技术检验、市场监管工作与农机投诉工作相结合。针对消费者反映较多的有关“三包”服务不规范、不及时、包修质量差等问题,在开展技术检验工作时,有重点的对销售、维修网点的三包能力,以及三包人员的资格进行检查认定,帮助经营者进行整改。建立完善三包规章制度,对三包服务做的好、信誉好的商家表彰和重点扶持,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二是重点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和跟踪调查工作,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协调生产厂家妥善解决;对调查中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维修服务等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反馈生产厂家,帮助生产企业完善措施,改进服务。
5、强化部门联合,提高投诉问题处理质量。加强与消协、工商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对一些调解难度大、涉及范围广的案件,采用联合办公的方式,促成案件公正、快速、及时、有效的解决,更好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