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富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岔河镇农民,他打过零工,扛过麻包,跑过拖拉机,可是没有一件事情能够让他摆脱一年到头入不敷出的窘境,直到2003年一次偶然机遇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天,他和乡亲们一起去镇上赶集,偶然看到镇广场有一台机器正在演示插秧,许多农民围在四周惊奇又新鲜地看着。陈德富看在眼里,心里顿时琢磨起来:岔河镇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有机稻米享誉四方,可是每年的插秧却成为农民最为劳累的事情,有了插秧机不就正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陈德富用几年来辛勤攒下的3万元一次性购买了2台插秧机。机器买回来了,可是问题一个一个接踵而至。没有技术,没有市场,没有资金,这些都成为摆在他面前的现实难题。老陈没有被吓倒。没有技术,他买来相关书籍埋头钻研,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邀请县、乡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没有市场,他动员镇村干部做示范,说服亲朋好友带头插,并与每一个农户签订保障协议,达不到亩产的按照市场价全额补偿。没有资金,他向亲朋好友借,请村干部作担保赊欠一批物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陈德富就实现机插秧500亩,作业收入3.2万元。仅用一年时间就收回投资还能略有盈余,这让老陈意识到这条路选对了。
成功的喜悦让陈德富倍加振奋。2008年8月,怀揣致富梦想的老陈将几年来的积蓄全部投入,购置了14台插秧机,组建了德富机插秧专业合作社。
成立四年来,合作社先后承担了全市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了“五统一”,即统一机械收割、统一切碎还田、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机械插秧、统一田间管理的作业模式、创成省级“四星”级农机合作社和创建了规模化育秧基地,一年向前一大步,每年都有“新动作”,逐渐成为全县水稻机插秧服务产业的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