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5月16日讯(记者沈则瑾、通讯员沈永昌)本月15日,在上海金山区的田头,收割机声隆隆,已看到成批的大麦在收割。据金山区的种粮户陆水火介绍:由于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气温升高,促使今年大小麦提前成熟,季节比往年提早了四到五天:他今年种植的80亩大麦,5月12日就开镰收割,今天可以收割完毕。预计5月中下旬起大批的小麦和油菜籽也可进入抢收期。
金山区今年种植大小麦22.3万亩,油菜籽2.1万多亩;小熟作物抢收后,要抢种单季晚稻27万多亩,“三夏”生产任务重、要求高。但农民们面对成熟的夏熟作物,普遍喜笑颜开。据一户种粮大户预测,今年夏熟作物由于科学种植和管理,大小麦和油菜籽产量分别可达300公斤、325公斤和150公斤左右,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金山区的“三夏”生产重头戏在抢种27万多亩单季晚稻。这个区的农业部门今年大力推广机插秧。记者在亭林镇亭北村看到,这个村的头批300亩机插小苗育秧,一盘盘秧苗已放到大田中“露苗”,这个村计划机插秧面积1800亩;第一批移栽苗预计5月20日就可移栽大田;第二、第三批移栽的机插秧苗也已入盘培育。上海保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推广机器插秧既可提高功效,而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可提高10%左右。
另据金山区粮油部门介绍,金山区粮油总公司已做好大小麦和油菜籽收购的准备,一天能有240吨的烘干能力备用。今年预计粮油的收购量基本维持在小麦1.5万吨、大麦2千吨和油菜籽250吨;收购价格预计不低于去年,具体收购价格将在本月25日左右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