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区:召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会议

作者:蔡甸区农机服务中心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0日

    5月16日早晨天气晴好。在侏儒街群力村的水稻机械插秧现场,人头攒动、彩旗招展,10余台拖拉机、微耕机、步进式与乘坐式插秧机往来如梭、有条不紊地进行水田耕整与机械插秧作业,观摩人员兴奋不已,交口称赞:整田快、插秧好、效率高。

    上午11时,蔡甸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会议在江汉假日酒店大会议室举行。会上,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徐毅力同志就全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了汇报发言,侏儒街办事处主任张华楠同志就本街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了交流发言,省农机局、市农业局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王筱武同志就加快推进全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强调了三点: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水稻插秧机械化的紧迫性

    粮食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水稻是我区的传统种植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占到总耕地面积的半壁江山,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10万吨,水稻生产在我区粮食安全中处于重要地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我们农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水稻机插具有其它栽培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增加单产;二是节约成本;三是抗灾能力强。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对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不仅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全区各级农业、农机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趋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机化工作的重点,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切实做好加快发展水稻插秧机械化的各项工作,坚持不懈,抓出成效。

    二、肯定成绩,坚定推广水稻插秧机械化的信心

    今年,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实现大宗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73%以上”的工作目标。利用去冬今春的闲暇时间,及时组织了农机化科技培训,采取邀请省局专家授课、实地演练、合作社集体培训、到村集中办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水稻育秧、机械插秧等专题培训多次,培训人数386人次。区农机中心分管领导、专业科室人员,不论天气如何,不计工作时间长短,主动进村入户指导科技育秧。截至目前,全区育秧盘直供680万张,壮秧剂随要随供,183台插秧机全面投入生产作业,全区推广机插面积达8.3万亩,占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的40%,机插率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我们要充分肯定这些成绩,抓住当前春播生产的有利时机,再鼓干劲,再加措施,全面落实省市要求,将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全面推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收、农村繁荣。

    三、齐心协力,实现水稻插秧机械化有新突破

    1、抓好宣传。我们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把近年来开展机械插秧试验示范的效果和节本、增产、增收的优点向广大农民进行广泛宣传,形成共识,激发广大农户使用机械插秧的积极性。

    2、抓好培训。培训一批人员,让他们带头示范,要积极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参观学习水稻育秧和机械插秧全过程,努力培养更多的机插大户,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3、抓好扶持。继续加大购机补贴扶持力度,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继续增加机械插秧推广项目经费,为技术培训和推广提供投入支持。各级农业和农机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的支持,落实一定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示范点建设,并可尝试开展机插示范作业补贴,调动农民应用机械插秧的积极性。

    4、抓好服务。一是搞好技术服务;二是保证机具、配件等各种配套物资的供应;三是要切实协助解决好推广机插秧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四是种植面积相对集中,为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创造条件;五是完善机耕路建设,使车子能进得来,出得去;六是协助农机手做好相关农户的工作,真正把机械引入水稻生产的全过程,实行定单作业。

    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是前人未尽的事业,是上级的要求,是广大农民的期盼,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需,我们坚信,有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同志们的共同努力,追求卓越,敢为人先,我们一定能把这件事办好办扎实。一定能向区委、区政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幸福的新蔡甸作出新贡献。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