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增鹏在修理农机
“别看我没外出打工,但靠这些 "铁牛",一年照样能收入三四万元,家里事情还不耽误。 ”5月9日,陵县宋家镇马桥村村民于增鹏谈起脱贫致富的经历,心里美滋滋的。他靠农机走上了致富路,买了小轿车,还住上了新房子。
2006年以前,于增鹏担任村里的文书,因为村里事务较多不能外出打工,家庭收入低,生活不富裕,有的村民笑话他家是“外面光,里面荒”。为了尽快改变家庭生活的窘境,他瞅准了外出务工人员种田有困难需帮工这一商机,购买了农用大型机械。
“当时,一下子要投资几万元,自己的积蓄又不够,很多村民认为我瞎折腾。但我看到购置1台大型拖拉机能获得30%的补贴,价值8万元的90马力拖拉机只花5万多元,便下决心买一台。”在县农机部门的支持下,他购买了一台90马力的大型拖拉机,然后又配套安装了小麦收割机、旋耕犁等设备,开展对外服务,当年收入达3万多元。
2009年,尝到甜头的于增鹏又添置了一台30马力拖拉机,专门用于庄稼喷雾喷粉,可对庄稼统防统治。 2010年,他又添置了一台小麦自走联合收割机。2011年,他与其他4位村民一起成立了鹏盛农机合作社,新购置了一台东方红100大型拖拉机,配置了免耕播种机。今年春天,他又购置了一台大型小麦自走联合收割机。“一台大型收割机,总价11万多元,算上国家、省、市、县农机购置补贴,自己只掏8万多元,一年挣近3万元,3年就能赚回本钱。 ”他信心十足地说。
现在,鹏盛农机合作社的库房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农业机械十几辆。一到农忙时节,5个社员和雇佣的6个司机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一年下来能挣十一二万,3天不吃饭心里也高兴啊! ”于增鹏笑着说。今年,鹏盛农机合作社又购置了电缆、水泵、机器等设备,增加了服务项目,农闲时间可以为群众提供浇地服务。这样,合作社农忙、农闲都有活干,收入也增加了很多。
如今,于增鹏成了周边小有名气的“农机达人”。看着这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他感慨地说:“要不是国家的惠农支农政策好,我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富裕起来。 ”
任相国 杨廷发 王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