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城市在抓好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列入农机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行政推动与政策引导、媒体宣传与技术培训、现场演示与田间指导、基地示范带动等多种措施,经济作物机械化初见成效。
据悉,该市把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列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在巩固、提高已有示范基地的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建设培育好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基地和重点推进区,并通过技术培训和机具演示,加速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进村入户步伐。使经济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其中,花生、马铃薯等大宗经济作物的播种基本实现机械化。花生、马铃薯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60%。生姜、大蒜、大葱“三辣”蔬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作业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黄烟、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加工向全程机械化发展。
为此,该市依托农机校的培训设施、教学人员、办学条件,切实把农机化学校建设成为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培训基地,通过定点培训与巡回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机械利用率,保障安全生产。并把经济作物机械化培训列入农村社区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在全市农村社区分院开展培训。
该市把农业园区建设和基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实行政策倾斜、技术培训、重点帮扶等措施,不断壮大经济作物机械服务组织,在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基地成立以经济作物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把经济作物新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重点补贴机具,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大户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把示范基地建成农机农艺相结合的经济作物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形成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努力实现机械发展由区域性推广示范为主,向全覆盖转变;由小型机械为主,向大动力、复合型、高性能、多功能机械转变;由个体自购自用为主,向规模集约合作作业方向转变,全力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