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化德县春耕生产全面展开,由于有效降水少,风沙不断,耕地墒情不如往年,但笔者在当地良种繁殖场春耕大田里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村民李占斌一边操作着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一边说:“这机器就是好,可以一次性完成破茬、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好几样活,现在种地省事多了。”
在当地春耕生产中,除了正在推广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这类精细的新科技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之外,在耕作上正在推行用免耕机一次性完成播种,这种将灭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多道工序“一次搞定”的“懒汉式种地法”。据当地农机培训推广站负责人黄海军介绍说:“这种耕作方式就是近年来提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传统播种需要先搂地后灭茬或是翻地以后再播种,如今免耕播种只需一次性完成,而且具有保墒、保苗、出苗齐壮、增产增效等优点,特别适应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农作物收获后,农民可免去秋季收拾秸秆的过程,可以将秸秆还田,春季播种时也不需要整地了,直接在原茬上进行免耕破茬播种作业,也减少了机具进地次数,有效保护了土壤墒情;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
据了解,化德县可运用保护性耕作面积达5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5%。截止2011年底,化德县实施保护性耕作播种面积突破10万亩,占可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的18%,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农业局 郝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