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还要下大雨,这油菜已经成熟了,能够抢收多一点,损失就少一点。”崇阳县青山镇农机大户吴正刚,望着天空那团缓缓飘动的白云,眼里流露出几分焦虑。
5月18日,在青山镇洪桥村油菜机收现场,吴正刚正驾驶着一台沃得收割机抢收油菜,他爱人则忙着将脱粒下来的菜籽装袋扎口。
在田野里,机械收割后留下一堆堆已经粉粹的油菜秸杆,引起了众人关注。吴正刚说,去年秋冬期,他将200多亩土地用机械免耕直播油菜;今年新买这台收割机,包括了收割、脱粒和秸杆还田等功能,总价8万多,享受了2万元的购机补贴。
“如果机械操作熟练,一天可以收割油菜七、八十亩;现在每天只能收割三、四十亩。”谈到这儿,这个纯朴的庄稼汉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们夫妇已经泡在田里收割了好几天,要将全部的油菜机收完毕还要三四天;等油菜收割完,马上就机耕机整,进行中稻机插秧。
去年,吴正刚在当地政府和部门的帮助下,筹集资金十几万元,在该镇的洪桥、吴城、铺前等村流转承包土地2000多亩,享受补贴购买了大型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6台套,对油菜、水稻跨季连种实行全程机械化。
据了解,过去国家没有购机补贴政策,农机价格偏贵、品种单一和普及率不高,像吴正刚这样大面积承包土地的现象,根本不可能出现。
近日,崇阳县农机部门组织专班,深入村组,开展“三项服务”:一是调查油菜收割情况,检查机械性能和享受补贴是否到位;二是对机械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现场检修;三是统计摸底需要培训情况,拟邀请农机生产企业举办一期油菜收割机操作、修理培训班,提高机手的实践操作能力。
该县农机局负责人雷天明介绍,由于油菜收割早则未熟、迟则爆裂,成熟期短且较集中;这几天,全县的十几台油菜收割机已经全部出动,在白霓、石城、肖岭等大规模种植油菜的乡镇四处收割,忙得正欢,预计全县油菜机械收割面积达六千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