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12.5万台收割机战“三夏”

作者:安徽农业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3日

  日前,省农机局召开全省小麦机收暨夏季农机化生产工作会议,分析研究小麦机收形势,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目前,全省农机部门均已进入临战状态,机收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预计“三夏”期间,将有12.5万台收割机投入我省抢收。

  一是加强领导。省农机局成立了小麦机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小麦机收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宣传、信息发布、督查指导。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制订了工作方案、小麦抢收应急预案及督查方案。各地农机部门也成立相应领导组织,迅速行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二是强化部门协作。目前,4.4万张农机跨区作业证、2.2万份《农机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已经陆续发放到机手手中,公路部门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全面开通。中石化、中石油(9.56,0.00,0.00%)安徽公司均制订了“三夏”农机用油保障措施,与省农机局联合推出“农机加油卡”,在农村加油站设立农机加油绿色通道和专用加油机,保证农机用油。各级农机部门早着手、早准备,全省已培训机手5.5万人次,投入维修技术人员9200人,共检修和维护机具89万台套。此外,今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早、进度快,已落实补贴资金4.5亿元,补贴拖拉机2.43万台,小麦收割机6500台,水稻插秧机2353台,大量新机具为“三夏”抢收抢种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

  三是创新跨区合作服务机制。今年麦收期间,全省农机部门除了继续加强广受农民欢迎的服务措施,如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成立机收应急服务队、开通“有困难找农机”24小时服务热线等之外,还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全省区域间合作机制。要求皖北的宿州、亳州、淮北三市在本地小麦收割前,要优先支持六安、滁州、阜阳、淮南、蚌埠、合肥市小麦机收;沿淮6市在本地麦收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机具赴皖北3市开展跨区作业;沿江、皖南地区要积极组织联合收割机到皖北地区开展跨区作业。各受援地区要主动与对口支援地区联系,帮助机手落实作业地点和面积,积极实行订单作业,保障全省小麦机收由南向北有序推进。

  “三夏”期间,全省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265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12.5万台,完成机收小麦面积3450万亩,力争在晴好天气下用10天左右基本完成小麦机收任务,机收率超过95%。同时,组织4万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