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水稻育秧中心的理事杨中华一边在全自动的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上忙碌的操作着一边介绍:“这一块空的秧盘从底土、谷种、表层土三个斗篷走过去以后,育秧盘就制好了,前后也就十几秒钟的时间,而且育好的谷粒整齐又均匀。”
下涯镇现有水稻种植面积约1.5万亩,大部分农田是一季草莓和一季水稻,以前每家每户分散育秧,即费时又费力,而且还有烂秧、死苗和气候等因素影响,现在利用钢架大棚,秧盘育苗发根力强,植伤率低,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的特点明显,比传统的大田育秧大幅节省秧田面积,且能科学地控制和调节机插秧苗的生长温度、湿度、肥料、农药等,提高秧苗存活率。
机械育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第一个环节,对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粮食单产有着重要意义。由于不受气候影响,机械化育秧能有效抵御“倒春寒”对育秧过程的损害,提高抗灾能力。育秧盘水田育秧机插配套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能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等优点。目前,市已建成下涯和大同两个育秧中心,育秧面积2万亩,涉及农户5000户以上,今后市农机管理站还将在全市大力推广机械化育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