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少耕、免耕、深松、作物残茬管理和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多地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招远市2005年引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目前保护性耕作面积达15.5万亩。近几年招远农机部门通过试验研究、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肯定了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耕作技术。农机推广站的孙维浩说:“提高土壤含水率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功能。近几年的测量显示,实行保护性耕作土壤含水率比传统耕作普遍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因此抗旱效果明显,苗情较好。”今年的三项有利条件,使小麦丰收在望。
一是播种基础好。去年冬天招远农机部门狠抓了深耕深松、耕(播)后镇压、精细整地、适时适墒播种等措施,在小麦播种期打好基础。
二是土壤墒情适合。今年冬小麦生长期间真可谓是近年来极为少见的风调雨顺年份,小麦生长需要雨水的时候基本上都下了雨,及时有效补充了土壤墒情,满足了小麦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目前旱地小麦长势明显好于往年,预计今年小麦增产幅度较大。
三是管理有效。目前,我国冬小麦正处于籽粒灌浆和粒重形成的关键时期,招远市农机部门切实落实好“一喷三防”补助政策,强化后期管理,把有可能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损失降至最低程度。(招远市农机推广站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