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巨野县大蒜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谢集镇隆重举行,市农机局副调研员汲怀彦、推广站站长丁才新;县农机、农业等部门的专家及厂家技术人员,各镇区办农机站站长、农机合作社社长、科技示范园负责人、农机大户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在大蒜机械化收获现场,挤满了前来观看的农民,他们饶有兴趣地仔细研究这些机具,随着这些收获机械把一棵棵大蒜从地里刨出来,农民喜出望外。谢集村农民谢新河兴奋地说:“我种了5亩大蒜,往年我和老伴俩人用手拨大蒜,有时候用镐头刨,要干上10多天,每年都要雇人帮忙,简直累个半死,现在用机器收,5亩大蒜不到两小时就从地里刨出了来,并且刨的干净,真是太省力了!”
巨野县的大蒜种植面积约30多万亩。在大蒜生产过程中,目前除耕整地为机械作业外,其余工序全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非常大。每到大蒜收获季节,农民有的用镐头刨,有的用手拔,有的弯腰或蹲着一手拿小铲,一手抓蒜棵,4个人一天最多能收获1亩。人工作业生产成本高,每亩至少需要300多元。据蒜农介绍,大蒜成熟后求适时收获,收获期很短、时间相对集中,一般在5-6天必须收 获完毕,早收了,大蒜不成熟,晚收了,蒜瓣出现散瓣、脱皮等现象造成收获困难,早收或晚收都将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收获季节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蒜农损失就更大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或从事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逐年减少,人工收刨大蒜费用逐年增高。能够实施大面积机械化收获已成为蒜农的强烈愿望。通过机具的实地演示,群众反映大蒜收获机具有操作简单、价格实惠、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省时、省工等诸多优点,完全符合当地大蒜种植农艺要求,赢得了蒜农对机械收获的一致好评。
会议要求:在今年的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要以大蒜收获机械化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不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的科技含量,不断创新经营机制和服务模式,点面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全县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张仰光 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