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无为县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插秧现场观摩会在开城镇召开。副县长赵家贵出席会议并讲话,十二个主产粮乡镇分管负责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种植大户参加了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在观摩了开城镇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及机插秧现场后,在开城镇召开会议。县农委、县农机局相关技术人员就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领进行了业务指导。
赵家贵强调指出,一是凝聚共识。无为县是农业大县、粮食大县。水稻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近80万亩,总产40多万吨,占粮食总产的80%以上。水稻生产环节多,人工作业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季节性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方式,效率低、效益差。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恰逢其时,势在必行。
他表示,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效益的现实选择。育插秧机械化较传统栽培方式,效率提高10-50倍,亩均节约成本30-50元,亩单产提高25公斤以上,具有省工、节本、增产的优势。同时,也是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有效举措。目前,全县水稻生产机械化栽植面积为15.6万亩,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9.6%,严重制约农业机械化进程。水稻播栽机械化滞后是影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突出、最薄弱环节,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他要求各相关乡镇和相关部门要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水稻育插机械化推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谋划,强力推进,将这件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二是示范引领。抓好示范点建设,对于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强技术指导。将农机与农艺相融合,加大技术培训和服务力度,帮助农民快速提高本领,确保育秧成功、插秧及时、后期管理到位。要突出示范效应。各育秧工厂、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片都要树立宣传牌,设立试验对比田,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辐射带动广大农民学习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要及时总结经验。结合生产示范成果,建立、发布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的规程和标准,探索集成配套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技术本地化和标准化,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水稻育插机械化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着力推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抓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仍是我县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必须要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