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通讯员 杨瑞)“三夏”战役即将打响,临潼区农机部门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通过科学调度农机,推广新型播种技术,使农机跨区作业安全有序,为农民提供新型农机技术,确保夏收颗粒归仓。
临潼区小麦种植面积达60万亩,其中50余万亩需机械作业。 为提高农技手操作水平,培训操作人员职业道德、跨区作业出行安全、进行跨区作业时应注意事项、作业质量标准等。利用农机远程教育服务系统,为农机手及时编发安全常识、天气预报和收割信息。免费为跨区农机挂牌,发放跨区作业证、检验车辆,为全区1700余台收割机农机手和9个农机跨区作业队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公布区“三夏”跨区作业服务电话,利用23个街道农机管理站,协助农机手解决跨区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规范农机跨区作业市场秩序,确保农机跨区作业安全。
“去年买了台新型收割机,国家补贴了2.4万,我花了13万,一年时间把成本收回来了。”零口街道北潘村农机手潘铁牛说。攀铁牛说的是目前临潼大力推广的硬茬免耕农机播种技术。“这几年区上推广的硬茬免耕播种技术,不仅保墒,而且省事省工,亩产量由以前800多斤提高1000多斤了。”农民张国锋说。以前农民不接受,烧麦茬不环保,种地还要看天气,如今使用新技术后,大大缩短了夏收时间,也提高了农民收入,从源头上遏制了烧麦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