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微山县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力求农机维修工、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三个工种实现突破的总体思路下,认真分析工作中的难点和症结,切实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广泛宣传发动,扎实开展工作,实现了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新突破,为持续保持我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良好势头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有效对接是开展好工作的基础
每年年初市局召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以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对工作开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就如何打开工作局面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思路,对全年如何搞好结合文章进行重点部署,并安排各股室站校负责人按照时间结点进行对接。每年均以文件的形式把任务分解到乡镇,做到了分工协作,统一口径,统一步调,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规范程序,明确步骤是开展好工作的前提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近几年的宣传,应该说在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上,大家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乡镇农机人员对工作程序还缺乏了解,有的想去干却不知道从何入手。针对这方面,我们起草并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程序和步骤,印制了统一的报名表,一并下发各乡镇。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使大家对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必需的条件,收取的费用,审查的证件等熟记在心,对如何开展此项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也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三、摸清底子,找准路子是开展好工作的关键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涉及面广,涵盖的工种较多,要开好头、起好步,必须首先对本地各工种从业人员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对各工种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难易程度有一个分析比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每年,我局组织人员对农机维修工、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拖拉机驾驶员的持证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对农机从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难易程度进行分析,说到底就是要看哪一些从业人员在经济收入上好一些,鉴定对象就要相对倾斜一些。虽然职业技能鉴定收取的费用并不多,但对于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缺乏了解和认识的农民来说,费用高低仍然是首先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我们在确定工作重点和切入点时,主要选择了近年来经济收入比较好的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每年我县开展联合收割机技能鉴定的人数所占比重较少,但应该说选的路子是对的。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所持职业技能证在社会影响力和感召力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下一步很好地展开此项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是开展好工作的保证
随着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有关农机优惠政策和农机执法依据突显,农民购买农机的欲望和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高涨。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执法手段,发挥杠杆作用,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1)与农机修理工行业准入相结合。结合网点的发证、换证开展农机修理工的培训鉴定。(2)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相结合。2012年购机补贴即将开始,我们将严把补贴入口关,积极宣传、引导机手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并对机手实行购机、培训、考核、办证“一条龙”服务。(3)与农机安全生产相结合。在今年农机检审过程中,积极动员,大力宣传,鼓励和引导机手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通过培训鉴定增强机手的法制意识,提高驾驶技能水平。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安全监理部门对无牌无证(含技能证)的,坚决不允许开展作业。通过政策激励、法律约束,不断提高农机人员办证自觉性。当然这些做法应该说还很不完善,还需要从政策、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充实并加以保障,从而使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五、加强宣传,强化培训是开展好工作的途径
在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从业人员中,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使农机法规和农机执法意识在社会各阶层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是当前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多年来形成的“有证无证一个样,办不办证无所谓,有利可图找门子,违法受罚找关系”的观念在许多人员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给各项工作开展造成了极大障碍,因此,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培养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从业人员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是开展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微山农机局 李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