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小麦自南向北的梯次成熟,一年一度的“三夏”工作已于5月31日在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全面展开。
根据农业部的统计,今年投入“三夏”的收割机将达到51万台,其中参加跨区作业的有32.5万台以上。从5月下旬开始,七个小麦主产区跨区作业的农机首先会集中到湖北北部、河南南部以及安徽等地,然后随着小麦的成熟,自南向北逐步推进。
笔者近日从豫鲁冀三省农机局了解到,目前小麦机收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三夏”期间,农机部门将采取多种举措,科学调度农机,开启绿色通道,为农机跨区作业提供便利,力争做到“颗粒归仓”。随着小麦收割机保有量的不断提高,订单作业及省内跨区作业正成为“三夏”新趋势。
河南机收会战全面展开
笔者从河南省农机局了解到,伴随着小麦自南向北的梯次成熟,河南省小麦机收已悄然开始。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农机主管部门将不再在豫南举行全国小麦机收的开镰仪式。
据河南省农机局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2日17时,全省日投入联合收割机7.5万台,已收小麦面积1860万亩。其中信阳、南阳、驻马店、平顶山等地小麦收割面积较大。今年该省将组织400万台以上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生产,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5万台,比去年增加5000台;投入农机人员24.4万人,其中拖拉机手13.5万人、收割机手6.83万人,投入农机修理工1.77万人,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5%左右。
麦收期间河南各地开通了24小时服务电话,确保农机供应、维修点备足农机零配件,并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同时在各交通要道口设立接待服务站400余个,为跨区作业机手指引路线,供应茶水,提供作业信息。
据悉,为创造“三夏”生产的良好环境,河南省各级小麦跨区机收指挥调度中心已启动运行,农机部门开通热线电话,密切关注小麦收获进度、天气变化、机械市场供求等情况,随时为市场调配提供依据。与此同时,河南省农机局与交通厅联合印制农机跨区作业证9万多份,免费发放给农民机手、跨区作业队、组织服务单位;与中石化河南分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三夏”农业生产用油供应工作的通知》,落实了农机用油保障措施;与气象局联合,为在河南境内参加跨区作业的机手免费提供市场信息和气象服务,提高小麦抢收效率。
山东订单作业成新趋势
目前,山东省小麦收割机保有量已经达到13.5万台,其中将有近8万台参加小麦机收跨区作业,机具保有量充足,完成本地作业不成问题。但是,由于近年来山东以及邻近各省联合收割机保有量持续增加,作业机具已接近饱和,小麦机收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之油料等费用持续上涨,跨区作业成本连续两年增加,收益相对持续走低,导致机手进行跨区作业的积极性也逐年降低,即使有意愿参加出省跨区作业的作业队,也只是选择到长期以来已经形成稳定合作关系的地区进行作业。而随着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山东各地出现大量的订单式作业,作业形式逐渐由松散跨区作业向订单作业转变。
根据这一趋势,山东省农机局通过积极引导、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机收、机播、机插作业队,农机抢收、抢种突击队,大力发展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模式,深入开展明星农机跨区作业队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全省232个明星农机跨区作业队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坚持讲服务、守信誉、重质量,以“明星作业队”为龙头,对参加跨区作业的各类组织,进行编队组合,提高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开展帮扶作业,树立山东农机跨区作业的良好形象。
相对于江苏受低温阴雨气候影响小麦晚熟,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农田墒情适宜,除部分地区降水较少或者无水浇条件的薄地墒情较差外,全省基本没有气候灾害出现,5400多万亩小麦长势良好,如无特殊气象变化,今年山东小麦成熟期将比去年提前5天左右。这就要求,各地提前制定“三夏”农机生产应急预案,做好阴、晴天气两手准备,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天气对“三夏”农机作业的影响。
“三夏”是农机事故易发、多发期,除“天灾”外,也需谨防“人祸”。山东省农机局把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三夏”农机生产服务全过程,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强安全监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把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落实到“三夏”农业生产中去,组织开展麦收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严防麦场火灾、人员伤亡和机械事故发生。对辖区内的农机配件经营、维修网点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及配件等坑农害农行为。以整治和提高农机“三率”水平为重点,扎实开展严厉打击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格查处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特别是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据预测,今年山东省小麦将于近日首先在鲁西南地区开机收获,6月22日左右,全省小麦机收基本结束。
河北小麦机收准备就绪
眼下小麦成熟在即,河北省小麦丰收在望,预计今年该省小麦平均亩产将达361.78公斤,比上年增加6.75公斤,预计总产1310万吨,比上年增加35.79万吨。为确保小麦适时收获,颗粒归仓,河北省农机局早谋划、早部署,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应急措施,着力做好“三夏”的各项准备工作。
5月初,该省农机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三夏”农机生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三夏”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三夏”农机具检修及跨区作业维修服务工作的通知》,对今年的小麦机收和跨区作业进行了重点部署,举行了《跨区作业证》发放仪式,向符合跨区作业条件的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核发了农业部统一制作的《跨区作业证》。
目前全省拥有小麦联合收割机71500台,为保证本省夏收需要,各地农机管理部门提前与外省达成了引进7000台联合收割机的合作意向,并将组织本省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按时返回,参加本省小麦机收会战。
小麦机收开始后,各级农机部门将组织维修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巡回维修服务。加强对机收安全等工作的督导检查,确保全省小麦机收顺利进行。
今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3621万亩,适宜机械收割面积3550万亩左右,三夏期间,农机部门将组织收割机、拖拉机、玉米免耕播种机等机械130万台投入抢收抢种,组织13000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机收。预计今年全省小麦机收面积在98%以上,其中联合收获面积90%左右,夏玉米机械播种面积将达到80%以上。因冷冬和早春气温偏低,使冬小麦返青普遍推迟,专家预测,今年河北省小麦收获一般较常年偏晚,大约从6月上旬开始,6月15日后进入收获高峰。如果没有连续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影响,全省夏收可在6月25日左右结束。
据悉,近日河北省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队已开始有序南下,奔赴河南等地小麦主产区进行跨区机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