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青叶农园生产紫苏的设施大棚里来了几位专家,他们是烟台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不过,此次他们来不是参观的,而是来帮助企业就种植起垄遇到的难题进行现场测量考察。
烟台青叶农园建有紫苏生产设施大棚40多个,面积200多亩,其产品主要出口日本。不仅是福山区门楼镇卫家疃村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区设施高效农业的一个特色产业。然而,由于多年来在种植过程中,土地起垄全是人工操作,费时费工,一直是企业生产中的一个难题。青叶农园有限公司经理陈宗光说:“这些年我们一直没有解决机械起垄的难题,就是种植的时候需要打垄、栽苗,挺麻烦的。咱这个棚是2.5亩地,从划线、打垄、整平了到栽苗,得需要20个工,的确是劳动强度比较大,这个活还比较苦,生产成本也高。我们参加了好几届博览会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相关设备。”
近日,福山区农机局技术人员到青叶农园调查了解时得知这一情况后,急企业所急,及时邀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前来帮忙解决。
由于紫苏生产对起垄要求特殊,它的起垄高度要求在13—15厘米,宽度在80厘米,中间过道需要间隔40厘米。农机专家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测量,并认真听取了企业对紫苏生产的要求,力争以最快的时间,设计出能用的机械。
烟台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孙奎军说:“我们以前也搞过多种起垄机,包括地瓜、大姜,搞了很多。但是,这么大宽度来讲,还是第一次,应该说比我们以前搞的起垄机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回去以后,马上着手3—5个月内把这个样机搞出来。设计出性能比较优良、操作比较方便,首先要达到农艺生产要求这么一个机械,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烟台青叶农园有限公司经理陈宗光说:“如果这套设备能研制成功的话,确实能给我们企业带来活力,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能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这的确是一件大好事。”(福山区农机局 曲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