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种植

作者:杜婧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7日

  玉米是鄄城县秋季主要的粮食作物。年平均种植面积70万亩,年产量约8亿斤。为加快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全县玉米产量,鄄城县农机局抢前抓早,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种植。
 
  一、提高认识,增强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推广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鄄城县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增多,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问题已经显现,争劳力、抢农时的矛盾日益尖锐。依靠人畜力作业已难以满足抢收、抢种的要求。实践表明,玉米精播可提高工效30倍,每公顷节省间苗工4个。因此,大力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解决玉米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稳定玉米生产,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
 
  二、认清形势,明确推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思路和任务。
 
  目前,鄄城县玉米机械化生产具备了快速推进的条件:一是农民需求迫切。2005年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民购机用机热情空前高涨。目前全县玉米播种机保有量在3000台以上,联合收获机保有量也在500台以上。二是技术基本成熟。经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和科技攻关,玉米生产机械化中的主要技术瓶颈问题基本解决,已经具备了扩大推广应用的条件。三是玉米机播机收市场趋于活跃。随着技术的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加上近几年来鄄城县农机合作组织、服务队、农机大户等发展迅速,他们纷纷通过承包、订单、跨区作业等方式,提供从机播、机收、秸秆处理等环节的单项或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服务模式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四是政府支持力度逐渐加大。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鄄城县对玉米机械化生产所需机械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全县玉米免耕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逐年增加。拒不完全统计,目前玉米免耕播种机保有量1000余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600多台。通过购机补贴资金、技术推广资金扶持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为全县玉米收获机械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扎实工作,大力推进玉米机械化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鄄城县农机局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推进玉米机播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在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同时,改革种植农艺,实现规范、统一的种植标准,合理密植,如采用宽行距小株距的种植模式,改变目前小行距大株距的种植模式;对于套种也要结合机械化作业特点,规范种植模式,推广等行距播种模式,便于机械化综合作业;引进结穗高度适中、穗位整齐,有较好的抗倒伏、抗病害能力的优良品种,以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
 
  (二)积极引导,梯度推进。鄄城县农机局以示范园建设为依托,带动全县玉米生产机械化。2007年在鄄城镇万全庄建立了300亩玉米免耕播种示范园,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强化示范宣传,开展社会化服务,示范、带动了全县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目前,全县玉米机播达到85%,机收达到65%。
 
  (三)加大玉米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购置补贴力度。2005年,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实施以来,鄄城县农机局一直要把玉米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作为补贴重点。并逐年提高补贴力度,支持、引导农民和各种渠道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由此可见,鄄城县玉米机械化生产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新起点,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也是调整、优化全县农业机械化布局和结构,提升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特别是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客观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鄄城农机局  杜婧)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