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水稻生产中,种植环节一直是制约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多年来各级农机推广部门通过机抛秧、机直播、机插秧的试验对比,最终对机插秧给予充分肯定。机插秧在推广普及的过程中受到秧田、秧苗和水稻品种等影响,对插秧机又有很多要求。
水稻生产中,种植环节一直是制约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多年来各级农机推广部门通过机抛秧、机直播、机插秧的试验对比,最终对机插秧给予充分肯定。机插秧在推广普及的过程中受到秧田、秧苗和水稻品种等影响,对插秧机又有很多要求。目前,市场上插秧机种类繁多,主要有两轮手扶步进式、三轮拖板乘坐式和四轮高速乘坐式。用户关注插植质量(漏插、漂秧和伤秧等)、动力大小与形式(汽油机、柴油机)、插植性能参数(行距、株距和单株取秧量等)等因素较多,对于如何选购插秧机笔者认为,使用者对插秧机的选型须在严格遵从使用条件前提下,再考虑性价比优势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得了、用得好”。
选购机型的性能应能适应当地使用条件。产品设计是依据一定的使用条件,全国水稻产区分布广,种植区域的气候、地理环境、水稻品种和种植方式千差万别,作为引进技术的插秧机产品,日本的各项设计条件与我国各地水稻种植的要求存有差距,如何根据自己的使用条件选购插秧机是个关键,总结众多因素与条件,主要为以下6个方面。
秧苗情况
插秧机使用的“毯状苗”对床土厚度、秧苗高度、秧苗盘根及播种均匀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标准床土厚度2.0~2.5?cm、苗高15~25?cm,播种均匀、优质的机插苗能在起苗时,做到单手提苗不撒秧不掉土。
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作业速度快,对苗的要求更高,如遇床土厚度不匀、秧苗盘根不佳、秧盘播种不匀,在插植作业中极易出现秧门堵苗、伤秧问题。同时载苗台后置,机手发现缺苗时,往往已造成一段距离缺秧,易造成过多人工补秧等问题。手扶步进式与三轮拖板乘坐式插秧机作业速度慢,便于观察栽秧台送秧状况,即使在秧苗不佳的状态下,也能及时发现、调整,从而保持持续插秧。
说明:在推广使用插秧机的区域,特别是初次标准化育秧的地区,开始使用插秧机,建议从手扶步进式插秧机或拖板乘坐式插秧机开始,这样可以人为减少秧苗、田块不标准对机插秧的影响。
乘坐式插秧机的合理载荷
适宜的载荷是保护高速插秧机作业性能的关键,插秧机过载无疑是对机器的人为破坏。
说明:通常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作业中机手、装秧人员、预备秧苗的总质量不宜超过机器自身质量(不同机型质量不等,用户可以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田块情况
1. 田块的无续秧距离
机插秧作业中,自带苗数量受到机器载荷与装载空间的影响,直线插植距离栽秧台与备秧台标准单行4盘计数,插植距离基本在100?m左右(横向取秧、纵向取秧),此时需要田头停机备秧。保证一定的直线插秧距离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关键,理想距离200?m左右,田埂距离过长中间无法续秧,必定造成插秧机备秧过多,机器超载,机体下陷严重,甚至无法作业。
说明:田块过大,插秧机可能备秧超载,需要调整田块装秧距离;同时选用大动力机型。
2. 田块的深耕情况
乘坐式插秧机对秧田的泥脚深度有较高要求。一般作业条件要求适宜的泥脚深度在20?cm以内;一旦超过30?cm,插秧机在载重状态下的下陷可能达到40?cm,直接造成无法作业,同时需要其他动力机械牵引出沉陷地。虽然插秧机都是四驱装置,一旦泥深超过前轮半径,机器行驶将难以完成爬升(并非完全依赖底盘间隙大决定烂田通过),不能保证正常作业。
目前一些地区在政府统一要求下,土地定期以大功率拖拉机深耕深松,必将破坏土地泥基层,造成后期乘坐式插秧机无法使用。土地的深耕深松,耕深在25~35?cm。国产70型轮式拖拉机作业中的轮辙以及旋耕整地耕深在14~16?cm,基本适宜乘坐式插秧机的泥脚要求。其他地区使用更大功率拖拉机,高花轮胎在田头转弯处形成较大陷坑,成为后期插秧机使用时无法逾越的陷阱。
一些侧重于机插面积的投资考虑,选择4行乘坐式插秧机;但4行乘坐式插秧机底盘轮距、轮径皆较小,在田泥较深区域极易造成倾覆,无法在大轮径重型拖拉机耕作后的秧田使用。
说明:高速插秧机受到泥脚深度的限制,在初期翻耕土地时,应考虑该项要求,一旦泥脚深度超标,只能使用手扶式插秧机或浮船式(拖板式)。
3. 土质的粘度
插秧机动力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质的影响。砂质土壤沉降好,插秧机行走负荷较低;粘土对机器底盘粘着使得行走负荷较大,严重的将直接影响效率及诱发机器故障。
说明:土质粘度高的秧田,在使用乘坐式插秧机时,需要考虑使用较大功率的发动机。洋马公司目前推出的VP6D、VP8D型柴油动力的乘坐式插秧机,在此条件下适应性更强。
4. 栽秧台平衡装置的合理配置
插秧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插秧深度,稳定浅植是插植质量的保证。插秧机在行走作业时,受到田块平整与泥脚深度的影响,栽秧台左右起伏的抖动易造成左右插秧深度不均,影响作业质量。在插秧机的栽秧台平衡装置类型中,有机械平衡、电动平衡、电子液压平衡3种方式。在价格、效果上具有一定差异。机械式平衡:栽秧台左右通过平衡弹簧与底部浮船的作用,使得秧台作业中的抖动趋于平稳。这是一种被动作用的平衡装置,也是高速插秧机的常规标准配置。电动平衡:在机械式平衡的基础上,通过信号控制驱动电机,电机拉动平衡弹簧作用,使得秧台在抖动幅度较大期间迅速调整平衡,这是高速插秧机主动平衡装置。电子液压平衡:电脑芯片记忆平衡位置,在作业中根据秧台倾斜角度拟定电子信号给液压电磁阀控制驱动液压缸动作,锁定秧台平衡位置,这是高速插秧机最灵敏的控制平衡方式。
说明:3种平衡装置中根据购机用地、旋田后泥基与泥面的情况,合理选购配置。
品种与基本苗要求
水稻品种在区域上南北差异较大,种植农艺截然不同。南方籼稻秧苗后期分蘖强,茎秆高,插植时对基本苗要求少,基本苗介于12.0万~22.5万棵/hm2(湖南局部超级水稻地区单位面积穴数限于12万穴/hm2,每穴要求1~2棵苗);北方的粳稻相反,基本苗120万~150万棵/hm2(单位面积穴数基本在24万穴/hm2,有的地区在30万穴/hm2以上,其中单穴取苗在5~6棵)。
插秧机在取秧量这个环节上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市场上高速乘坐式插秧机行距均是30?cm、株距12~28?cm,基本苗在12.0万~31.5万穴/hm2;有的厂家根据特定密植需要也在开发行距25?cm、株距10~22?cm,基本苗在18万~37.8万穴/hm2的插秧机,这样插秧机的性能参数上也会有相应选型。
说明:各地区在机插秧的基本苗上根据农艺特点有自己的要求,选择插秧机的参数适应自己需要范围内,特别是在基本苗的要求方面,选购插秧机时须对机型的说明书详细了解。
投资收益测算
在符合上述使用条件下,应该考虑插秧机的性价比。性价比表现在该产品功效、购买价格与使用成本,由此测算投资回收期。
(1)产品的功效。功能与效率,保证机插作业质量的基本配置是购买的前提,作业效率是创收的关键。
(2)整机价格、配件价格、零部件的耐久性。整机价格在购入时已明示,但是在使用中关键的成本因素要做相互比较,其中查看随机附件清单与使用说明,查看消耗件的价格、易损件的更换参考时间等项目予以对比。
说明:整机价格基本明确,配件价格与配件更换周期可以参考《产品使用说明书》与随机配件清单,对意向选购机型进行了解。
服务保障
在选购机型时需要对销售方(开具发票单位)的服务人员、配件库存、工具与车辆等服务能力进行考察。同时对厂家给予用户的服务承诺如送货方式、用户培训、农忙服务和季后保养进行确认。品牌产品对用户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均有严格要求,购机时应详细确认服务承诺。购机用户尽量选择知名品牌机器,这样售后服务比较有保证。
说明:服务保障落实到具体就是在技术人员数量与资格认证、配件库存数量与品种、农忙服务车数量、报修服务电话等,服务保证事项应在购机前事先约定。
综合上述,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与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攻坚环节“机插秧”已逐步被农户所接受。选购功能齐全、适应性强、性价比高的水稻生产机械成为农机管理部门与农户共同关心的项目。插秧机的各类规格是根据特定使用条件的要求设计生产的,是农艺与农机结合的结果。受产地、质量与功能配置的影响,产品价格差异较大,以上的选型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对机型的认识,选购符合自身需求的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