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麦客”早出招备战“三夏”

作者:张建 世宝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7日

    正当“立夏”刚过,龙口市的小麦还正在拔节抽穗的生长旺期。然而,当笔者走进龙口市宏来农机专业合作社,看到了龙口市最大的“麦客”刘宏来社长,他正同几个师傅们忙着检修麦收机械。“我们这些‘麦客’就是要早动手,充分做好机收各项准备工作,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夏收作业。”正忙着的刘社长说。

    早签订单揽好“活”

    “合作社有7台大型小麦联合收获机,‘三夏’可完成机收作业7000多亩,为保证机不误时、活不误机,俺必须及早的就把活揽好,安排好。”刘社长向笔者介绍。

    他们是春节后就忙着开始麦收作业订单的抢签,一份作业订单的签订要同村委会或是村民进行协商,具体确定作业时间、收费价格、作业质量等相关事宜,特别因燃油价格上涨,收费价格成了签单的难点,经过两个多月来的艰难的订单抢签,现已与诸留、羊岚、曲家等16个村的1800多农户,签订了8000多亩的麦收作业订单,保证了机械作业的需要。

    “下一步俺要根据已签订单的区域位置、地块大小、成熟时间等因素,科学合理的安排机械,保证农户及时收获,机收效率高。同时,还要制定应对极端天气的抢收预案。”刘社长表示。

    “就看好宏来农机合作社是俺龙口市最大的‘麦客’,大型收获机械多、服务能力强,时间安排准、作业质量好,现已签订了全村500多亩小麦机收订单,村民们放心。但因油价上涨,收费价格提高了,这也让村民们多少有点无奈。”诸留村的周景祝主任说。

    早聘机手招好“兵”

    “选聘这20名精兵,俺不但着手早,还动了不少的心思。”说起选聘机手刘社长感慨很深。机手即要选聘技术过硬的,又要有责任心。他利用春节间相互交流多的机会,积极联系进行机手选聘,选定后及时进行技术培训,并积极参加农机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保证机手都达到操作熟练、调整合理、保养全面、能排故障的水平。

    “俺即要对合作社负责,更要对农户负责,即要保证机收的质量,又要保证机收的效率,更要注重机械的保养,还要有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办法。”这是去年就高薪聘用今年续聘的佳木斯籍老机手王师傅说。

    龙口市农机技术部门为提高“三夏”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积极组织“三夏”作业机械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对大型小麦联合收获机的操作使用、检查调整、故障排除等技术进行重点培训。实行集中统一或分散上门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采取现场讲解和实地操作的培训方式,即要保证参训人员全覆盖,又要保证培训质量。全市现已组织培训14场次,参训已达213人次。

    早修机械磨好“镰”

    “俺不但要把合作社的7台大型小麦联合收获机修好,还承接了农机户的5台也要按时修好,不早动手不行啊。”正在忙着检修机械的刘社长说。

    据刘社长介绍:去年小麦收获期遭遇了三次降雨的极端天气,对小麦联合收获机磨损和破坏十分严重,有多台需要进行大修,检修压力很大,他们及早就开始谋划检修事宜,春耕结束立即就投入“三夏”机械的检修,现已完成了3台的检修任务,全部检修必须保证在6月初跨区作业前完成。

    “公司把刘社长所订购的近4万元收获机配件按时的发送过来,不能误了老刘的使用。”正在结算配件货款的佳联公司王经理说。

    目前,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全面落实全市“三夏”的农机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加强“三夏”的组织领导,积极制定“三夏”农机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二是积极组织进行农机技术培训,深入农机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三是加强机具检修的督导检查,重点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进行检查督导。

    “精心组织,全力以赴,确保全市187台大型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全部机况良好,迎战‘三夏’, 顺利完成全市11.5万亩小麦机收作业任务。”农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建  世宝)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