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赴黑龙江等4地玉米收获机械考察报告

作者:高台县农机局 付成龙 盛殿文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9日

    近年来,甘肃省高台县玉米产业快速发展,而玉米收获机械的缺乏却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为切实通过增加我县玉米收获机械、特别是大型玉米收获机械来满足玉米产业生产需求,做大做强玉米产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按照县委鞠书记的安排,由县农机局牵头,组成5人考察小组,于5月5日至19日赴黑龙江佳木斯、山东潍坊、郑州中联、新疆机械研究院进行了为期14天的学习考察。先后参观考察了约翰·迪尔(中美合资)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农业装备事业部、郑州中联集团、新疆机械研究院的生产情况和当地农机产销状况,通过考察交流,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了情况,找到了优势,看到了差距,鼓舞了信心。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玉米收获机械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

    考察团一行主要参观了进入国家和我省购机补贴目录并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机械生产企业,重点玉米收获机械,先后考察参观了佳木斯迪尔、山东福田雷沃、郑州中联、新疆机械研究院等4家大型农机装备企业和部分中小企业,其基本情况是:

    1.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是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与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跨国公司——美国约翰·迪尔公司于一九九七年正式组建的合资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有1000系列联合收割机、3060型联合收割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附件等。主打产品为1075型联合收割机,该机型采用约翰·迪尔公司进口发动机,同时可根据用户的需要配置各种切割均匀、升降平稳的割台,可收获小麦、大豆、水稻、玉米、油菜和草籽等作物。

    2.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田雷沃重工)是一家以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车辆为主体业务的大型产业装备制造企业,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69亿元。“雷沃”品牌评估价值攀升至143.11亿元,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64位,公司主导产品曾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福田雷沃重工主导产品雷沃谷神联合收割机销量连续10年居行业首位,市场占有率达70%;雷沃大中型拖拉机连续6年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成为行业内成长最快的品牌之一。

    3. 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是在原郑州收割机厂的基础上,经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成立的集收获机械零部件生产制造、整机组装和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所在地有全国最完善的收割机外协配套体系。也是我国玉米收获机最早的研发单位,是国家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其产品适应广、效率高、投诉低。三行、四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不对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和自走式互换割台玉米收获机是目前改型最快适应性最强的机型,且销量连年翻番。

    4.新疆机械研究院主要产品有牧神牌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水稻联合收割机、大豆联合收割机等,是我国生产联合收割机的骨干企业之一,在东北、西北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二、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做法 

    通过14天的考察以及与相关企业负责同志、技术人员的交流,以下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执行规范的种植规程。山东、河南玉米种植比较精细,行距规范、整齐划一的玉米田块,与我省玉米种植品种繁杂、行距随机、管理粗放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2.依托天然的地利条件。黑龙江、新疆玉米种植地块较大,适应于大型机具完成种植、管理、收获作业。

    3.把握精准的市场信息。农机制造企业要想继续引领辉煌,必须针对农民需求、农业发展特点、补贴导向开辟农机市场。

    4.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黑龙江、新疆、山东、河南在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过程中,都坚持全新的发展理念,针对不同购买群体和玉米种植模式,开发出了背负式单行、双行、多行和不对行玉米联合收割机;自走式在开发出了单行、双行、多行和不对行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同时,又开发出了割台互换的麦(稻)、玉米多用途联合收割机,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利用率,丰富了玉米联合收获的市场。

    三、考察结论

    1.我县玉米联合收割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是引进推广的机型非常少。

    截止2011年底,我县玉米种植面积26.3万亩,而拥有的玉米收获机械只有8 台(套),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还不到6%,成为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一个“瓶颈”。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如果按每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平均每年收获2000亩玉米计算,全县共需要玉米联合收割机约130台,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近年来,一股开发玉米收获机械的热潮已经掀起,据统计,迄今为止,我国已有50多家企业开发生产玉米联合收割机,机型达到60多种,主要有自走式、背负式、牵引式和加挂割台式4大类型。但是大部分产品还处于试验、示范阶段,成熟的机型较少。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研制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国产玉米联合收割机普遍存在破碎率高、可靠性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短的缺点,特别是割台、摘穗部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2.符合我县县情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类型。

    根据玉米籽粒含水率的不同,玉米机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摘穗后直接脱粒,适用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较低的玉米品种。另一种方法是先收玉米果穗,晒干后再进行脱粒,适用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较高的玉米品种。我县的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高,宜采用第二种方法。谷神、中联和牧神等3类产品在技术上属我国领先水平,其摘穗机构与美国的凯斯公司、德国的哥瑞赫夫公司的最新推出的摘穗机构相比尚有差距,但是从售价、结构复杂程度、生产批量、维修方便性、性能价格比等方面在世界仍属最好水平。企业介绍的产品性能指标、可靠性指标均高于我国机械行业标准规定值,因此,谷神、中联和牧神等3类产品玉米联合收割机符合我县县情,宜推广使用。

    3.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和适用机型,是发展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捷径。

    引进先进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加快推广符合国情的玉米收获机械,满足我县日益增长的需求,是大势所趋,因此,要因势利导。我县属一年一茬的玉米种植区,多数籽粒含水率30%左右,玉米种植地块较小,可以引进适合我县特点的3行、4行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型。推荐机型为谷神4YZ-3(31.6万元∕台 )、4YZ-4 (32.8万元∕台 ),中联4YZ-3(31.4万元∕台 )、4YZ-4(32.6万元∕台 ), 牧神4YZ-3(32万元∕台 )、4YZ-4(33万元∕台 )不对行、剥皮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力争经过3--5年的时间,引进购买120台玉米收获机械,可以完全满足我县玉米收获的需求。

    四、建议

    1.树立农机强县理念。一是大力扶持农机制造业。应以我县现有的农机生产企业为基础,针对当前我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突出主要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引进、推广和应用,加强信息引导,积极吸引社会资源,鼓励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和农民企业家投入先进适用农机产品的研发、改制和生产。二是重点引进、示范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机械。围绕农业支柱产业,大力推广秸秆联合收割、加工、捡拾、打包、包膜等新机具,提高农机利用率。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机维修行业的管理。抓住农机维修巨大的潜在市场,扶持建设农机维修4S店,同时制定农机维修行业的地方标准,逐步淘汰作坊式维修摊点。

    2.鼓励农民购机。一是严格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机扶持体系建设,对购买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农户,农机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和简化购机补贴程序,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建议县上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在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基础上,再为购买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或补贴,在村干部创业助力计划和妇女小额贷款方面给予资金倾斜。同时,对引进、示范、推广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农机推广单位划拨一定的推广经费。三是扶持玉米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积极培育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业市场,尽快把玉米收获作业服务纳入社会化、市场化的轨道,让农户买得起,用得起,有得赚,使得玉米联合收割机械的推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加大农机农艺结合。一是探索新的玉米种植模式。玉米行距的不统一,是阻碍玉米联合收割机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搞好农艺与农机的结合工作,在进一步提高对作物不同行距的适应能力的同时,也要对现行的耕作制度作相应的改革,研究出一套机具配套、高产高效的标准化种植模式,大面积推广,以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二是提高农机服务组织化水平。目前,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程度不高,特别是玉米等作物种、收环节农艺与农机具作业不太适应,分散经营多、集约化经营程度低,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能发挥。三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以农户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实行连片种植,统一种植规程,扩大种植规模,就能做到玉米收获机械化、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效,同时也能为推动全国玉米制种基地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