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逢“三夏”抢收时节,收割机等农业机械都在麦田里忙碌,无论是农机手还是农民,最担心在节骨眼上机械出故障。为确保故障农机得到及时维修,我市组织了个76个农机服务网点,350多名农机维修人员。农机手只要打一个电话,“农机医生”就会及时赶到地头去帮忙。
昨日一早,临潼区安庆村农机手严先锋,刚把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到地里,却发现机子出故障了。情急之下,严先锋拿出了区农机局发给他的农机服务联系卡,拨通了农机局“三夏”服务值班电话。十几分钟,两名农机维修技术人员就赶到了现场。
不到半小时,农机维修工刘江涛便和同事一起修好了收割机。他说:“由于开镰前对所有农机都进行了检修,现在的机器大都是些小毛病,通常很快就能修好。”但是,等待刘师傅去维修的机器太多了,最近几天的早、中、晚餐都是在农机上吃的,基本每天就睡三四个小时。说罢,刘师傅二人便赶回修理厂,继续修理其他机器。
记者跟随刘江涛回到金地农机合作社,但见维修热线不时响起,工作人员边吃饭边接听电话。接线员刘秀丽告诉记者,“三夏”期间的维修要的就是速度,现场能处理的就在现场处理,处理不了的就先换上新部件,随后再把坏的拿回来修好、重新换上,尽量确保农机正常作业,不影响“三夏”进度。
为确保“三夏”农机生产顺利进行,市农机总站组织农机生产厂家、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点等技术人员组成76个服务队。农机一旦出现故障,农机手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农机医生”就会来到田间地头,义务维修农机,解决作业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力地保障了“三夏”生产进度。
截至昨日上午,我市已收割夏粮200万亩,占应收面积65%。其中,周至户县收获近八成,灞桥已接近尾声;全市已播秋粮146万亩,占应播面积的51%。作者:闫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