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农机“三夏”显神通

作者:来源:皖西日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2日

   天气晴好,连日来在新安镇洪河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收割景象:几台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穿梭,身后留下一道道整齐划一的麦茬。农机合作社社长潘显好已经连续两天一夜在田间“奋战”,带领社员们在雨天到来前完成麦子收割“工程”。

    今年40岁的潘显好是当地农机合作社的社长,也是农机操作高手、种粮大户。2009年,潘显好在洪河村承包下1000多亩地种植水稻和小麦。利用手中的农机资源,他积极组建了农机合作社,发展社员,如今已经有60多名农民积极加入了这个合作社,拥有30多台农机,共同走互助合作致富之路。

    “前些日子,我们合作社的社员们积极开展跨区作业,才从寿县农场收割完,正好赶上自己的麦子收割的黄金时节。这些天,我们实行多台机械联合作业,趁着好天气昼夜收割,经过几天的劳作,目前已经完成70%的进度。”记者在洪河村收割现场看到,三台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收割机上农机手和装运工巧妙配合,麦谷刚从吐谷口出来便被装运工装进了口袋,机身后则是被打碎的麦子秸秆,当即还原入田成肥料。不到一个小时,这块面积达15亩的麦田便收割完成。

    “照目前的进度看,我们这儿的麦子不用两天时间便能全部收割到家。”由于多天的昼夜劳作,潘显好看上去又黑又瘦,说到收割进展迅速时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表情。

    潘显好还告诉记者,这边麦子收割上岸,便送往晾晒场进行晾晒,那边麦田里则开始放水,旋耕机将陆续开进田里进行旋耕,准备水稻插秧,夏种及时跟进……

    在隔壁的杨庙村,工厂化育秧长势喜人,青葱的秧苗成了新农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农民张新会家的育秧棚里,分刚刚发芽的秧苗和已经培育成熟的秧苗,张新会一边给秧苗洒水一边告诉记者:“这已经是第二茬秧苗了,头一批已经成功栽种到田里,再过两天,这批秧苗也将陆续下田。”

    在该村友好育插秧基地,数百亩地的秧苗全是工厂化育秧。育插秧机械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效率。裕安区农机推广站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现在有了这些现代机械,一个小时能插播500盘稻种,这在过去人工劳作年代是不可想象的。

    裕安区农机局副局长陈昌柱告诉记者,随着机械化的推广和普及,大大提高了农民劳作效率,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目前,裕安区像洪河村这样的农机合作社就有近40家,社员队伍日益扩张,他们一边可以进行跨区作业赚外快,一边通过互助合作完成三夏、秋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谢菊莲 毛婧婧)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