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晃晃的太阳,金灿灿的麦田,正是麦收大好时节。6月11日,在河北省平山县王坡乡王陈庄村西的麦田里,一台崭新的收割机往来穿梭,金色的麦穗流水般涌入收割机的机舱,拿着布袋等在地头的张新川一脸高兴:“俺们村的收割机是‘同心牌儿’,往年俺收这亩半地要花150块钱,如今用俺村里的机子,只花75块。”
待收割机驶近,记者看到机身上的标志却是“星光”,看到记者一脸疑惑,村主任安文兵解释说:“‘同心牌’是乡亲们给起的名,这台收割机是村里党员干部倡议,群众代表支持,14名党员、干部、群众一人拿出1万元,集资14万元买回来的,和收割机一起还买了两台拖拉机、两台旋耕机、两台播种机。”
“咱买回来的机子,不为挣钱,给乡亲们收割、耕种,只收成本,能保证机子运转就够了,几名村干部还义务成立了农机维修队。”安文兵接着说,俺村1700多亩地,去年只种了200多亩小麦,村民们宁可外出打零工,也不愿种地,原因就在种地成本高,一亩小麦耕地70元,播种30元,收割100元,还不算浇水、种子、化肥的钱。村里有了自己的机子,光耕、播、收,一亩地就给乡亲们省出100元。俺们还要搞统种统收,节省管理时间,把大伙儿种田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去年,俺们村种的麦子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二还多,今年,新的村班子一上台,干劲儿足,把南岭上的地头路整修了,收割机能下到田里了,村委会还承诺要建扬水站,秋后,俺家南岭上的2亩地也要种上麦子。”张新川说,“同村的曹利明本来有台收割机单干,看到村干部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也主动把机子并到了村里。”
党员干部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老百姓就拥护支持;干群同心,村里发展就有了合力。安文兵告诉记者,经过和村民代表开会研究讨论,村里不光要上土地整理、水利设施等项目,还要把全村近20户养猪、养鸡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建设养殖小区;建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让村里的文艺队有活动场所;硬化全村道路,改善村容村貌;规划新民居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日子……
机声隆隆,麦浪翻滚,看着乡亲们灿烂的笑脸,记者仿佛看到了王陈庄美好的未来!
作者:闫鹏飞 贾保卫 商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