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收以来,我市打响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攻坚战
昨天的合肥,天蓝气清,火辣的阳光透过薄云直射大地,掀起了层层热浪。“热,真热啊!”市民在感叹天热的同时,并未忘记往年这个时候,蓝天是不可多见的。
守护蓝天
最近几天,我国多个省份都出现了雾霾天气,不少地区的居民都反映,雾中夹杂着秸秆焚烧带来的焦糊味。“合肥也出现了大雾,虽然也能闻到雾中有焦糊味,但与前几年相比、与其他地区相比,这种焦糊味较轻微。”市禁烧办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守护蓝天大战”,特别是,今年在全省范围内禁烧秸秆,使得合肥出现天蓝气清的美好景象,让雾霾中的呛人气味大大减轻。
眼下,正是一年一度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战关键时期。昨天,来自农业部门消息,合肥市油菜、小麦收割已宣告完毕。从全省来看,油菜也已全部割完,小麦收获进入扫尾阶段。
“每年的夏收与夏种交接期,是农民集中焚烧秸秆的时候。若不采取秸秆禁烧,并为秸秆寻找出路,那么,眼下合肥也会是满城烟雾。”市禁烧办负责人表示,自从合肥全面开展秸秆禁烧以来,各级各部门都在积极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出路,堵疏并用,奖惩并举,“三夏”大战护蓝天取得了积极成效。
堵疏结合
根据《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合肥市人民政合肥府就此发出通告:自2012年5月15日起至6月30日止,肥东县撮镇镇、店埠镇、石塘镇、包公镇、循环经济示范园、长临河镇,肥西县上派镇(含新港工业园)、三河镇、严店乡、丰乐镇、小庙镇,长丰县双墩镇、岗集镇、吴山镇、陶楼乡,瑶海区大兴镇、龙岗开发区,庐阳区三十岗乡、大杨镇,包河区大圩镇、淝河镇、义城街道、烟墩街道、骆岗街道,蜀山区井岗镇、南岗镇,新站区七里塘社区、站北社区、三十头社区、磨店社区、瑶海社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区域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荒草、垃圾;同时,禁止将农作物秸秆投入河道、渠道、水库等水源中。
合肥市在禁烧秸秆的同时,还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要求各乡镇(街道)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引导农民妥善堆放秸秆,鼓励秸秆利用企业在重点禁烧区建立秸秆收集、堆放、加工和利用服务体系,多途径利用秸秆,从根本上杜绝焚烧秸秆现象。与此同时,合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收割,让秸秆还田。在市政府的通告中,就明确提出:参加午收作业的收割机械需配套粉碎装置,在机收的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油菜、小麦机收留茬高度要低于10厘米,否则,农机管理部门将严肃处理,农民有权拒付收割作业费。
奖惩并举
奖惩并举,如何奖惩?为了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落到实处,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重点禁烧区开展秸秆还田、离田的农民给予奖补,在全市形成“烧了要罚,不烧有奖”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对焚烧秸秆行为的惩罚,市政府的通告指出,凡违反规定焚烧秸秆的,依法对土地经营权使用人处以每起200元罚款。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导致重大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此外,对秸秆禁烧工作组织不力、监管不严、处置不当、失职渎职,造成较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由市、县(区)监察部门予以行政问责。
此外,我市还利用省会城市的优势,科学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种植高效益的蔬菜瓜果,减少秸秆作物的种植,从源头上,防止秸秆焚烧。(柳书节)
信息来源:《合肥日报》201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