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实现了“零火点”的禁烧目标。
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注重宣传引导
华商网讯(记者 杨毅)近日,我国湖北武汉、江苏南京、安徽合肥等多个城市焚烧秸秆造成烟雾缭绕,成为“雾都”,那么我们西安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又是什么情况呢?
记者从西安市环保局了解到,为严防秸秆焚烧造成空气污染,6月13日,市环保局对麦收区灞桥、蓝田、临潼、阎良等县区进行检查,检查中各区县、乡镇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经过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2010、2011年连续三年实现了“零火点”的禁烧目标。
“从6月1日麦收开始到25日结束,麦收县乡镇所有干部全部到田间吃住,同时在每一个村成立防火队,设置防火站,决不允许发生一个着火点。”市环保局张印寿局长说。“经过4年的努力,西安禁烧秸秆已经形成市、县、乡、镇、街办、村的联防联控机制,有力保障西安空气质量。”
之所以西安能连续三年取得禁烧“零火点”的好成绩,市环保局张印寿局长总结了四点说明:“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禁烧责任,召开市、区、县动员会,细化了责任分工,并逐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普遍实行了区县级领导和部门抓乡镇(街办)、乡镇(街办)领导包抓村组、村组领导包抓户的责任制;二是注重宣传引导,强化监督检查。“三夏”开始,全市各级政府、村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板报和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及禁烧秸秆的政策要求及处罚规定等,目标明确,口号响亮。除了市级检查组和区县检查组外开展日常检查外,各乡镇、街办均成立了防火队,设立哨岗,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确保不发生焚烧现象;三是关注重点地段,抓住关键环节。除了加强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及城郊结合部、区县之间、乡镇(街办)之间、村组之间等重点地段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外,各区县还紧抓关键环节不放松,采取盯机械、盯麦草、盯田块、盯农户等手段,对收割、清运、播种三个环节盯死看牢,防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四是我市禁烧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媒体监督的齐抓共管、良性互动机制,各级政府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和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群众禁烧意识日益深化,同时秸秆综合利用力度加大,保持了我市禁烧工作良好局面。”
截至6月13日下午五时,全市累计收割296.43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7.7%;累计播种259.15万亩,占应播面积的90.1%,全市环保系统累计出动检查车辆992辆次,出动检查人员4066人次;各区县累计出动检查车辆13425辆次,出动检查人员63002人次,全市现场检查和卫星监控均无火点。市环保局表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禁止将秸秆堆积在田间,要求收割后及时清理,粉碎装袋,严控燃烧隐患,根据当前全市禁烧形势,西安不可能出现大面积因秸秆燃烧发生“雾气”笼罩污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