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加快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帮助农民提高致富本能

作者:安福县农机局 刘团基 欧素琴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5日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中心环节,要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落后面貌,必须把传统农业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有计划地搞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及广大农机手的专业理论及基本技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今年上半年,安福县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围绕“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总体要求,结合该县农机教育培训的特点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至目前,全县共培训拖拉机操作手共1300人,培训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种农机操作手200人,并启动了“阳光工程”,开展了“农机科技进万家”活动及“送科技下乡活动”,着重宣传和培训与农机有关的法律、法规,农机驾驶、维修及保养等方面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当地农村输送了大批农机科技应用人才,为加快该县新农村建设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和人才资源。

    一、争创环境,把握重心,视农机化培训工作为农机部门的主要工作来抓。《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农机推广部门要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公益性的培训服务”,明确了农机培训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机具进入了千家万户,一户多机和一台农机多个操作手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农机知识的普及、技能和培训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农机部门必须认识到,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已成为农机部门科技推广、安全监理、管理、市场监管,培训工作五大支柱之一。实践证明,农机培训工作是推广工作的助推器,只有培训工作跟上了,农机管理、推扩和应用者的素质提高了,操作技能熟练了,农机户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作业成本降低了,投资回收期缩短了,农民购机才踊跃,我们的队伍才能壮大,农机化事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农机部门在政府中的地位才可能提高。因此,安福县农机局始终把培训工作放在首位,全方位开展了农民农机职业技能“阳光工程”培训,制定了严格的目标考核办法、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使该县的农机化培训工作扎实有效。

    二、适应新形势,创新农机教育培训模式。年初围绕上级业务部制定的农机化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通过全面分析农机教育培训面临的形势,提高了大家对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农机培训工作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农机执法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农机队伍素质的需要。目前,该县农机操作手的持证率只占农机实际拥有量的60%左右,因此培训工作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实用技术有待推广,还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在渴望着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和基本技能,这是赋予给我们农机部门神圣的社会职责,这就要求农机教育培训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农机培训特色,强化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探索农机教育培训新路子,在工作措施上重点要搞好“三个结合”,即搞好培训工作与监理工作、农机推广工作及农机市场的结合。
一是培训与监理相结合。根据有关农机的法律法规,农机校与监理站既分工又合作,协调统一,一起开展综合治理和专项治理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与监理站形成整体、形成合力,在开展田检路查的同时,及时纠正违章,指导机手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传播安全作业知识,传授有关农机操作、维修、保养知识,做到培训、检审、纠正违章三不误。

    二是培训与推广相结合,对新技术进行超前培训。为了不断地扩大培训服务领域,促进农机化科技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农民增收服务,安福县农机校积极主动与推广站密切合作,紧紧围绕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结合农事季节,组织开展各类农机专业技术培训。根据目前推广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为主要内容编写了培训教材,今年编写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问答》《安福县机械化主推技术及主推机具简介》等一系列通俗易懂的小册子1500余份,免费赠送给广大农机手及农机爱好者。同时,积极创办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该局在寮塘乡龙佳村创办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在严田镇南村村创办了“工厂化育插秧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寓教于实践中,让农民从中得到了感性知识,加快了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知识的掌握,既推广了新技术、新机具,又培训了农民,使培训与推广相互利用,相互促进。

    三是培训与市场相结合,面向市场搞培训已成为农机校新的发展增长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机校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培训市场。在新形势下,只有广开培训门路,实行跨行业跨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办学,坚持“以农为主,面向农村,服务社会”的教学方针,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应根据当前劳务市场的需求,加大对农民工进行维修工、电工、机械操作工、电焊工等机械工种的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创业技能,增强了他们在劳务市场的工作能力。

    三、开展送教下乡及“一对一”帮扶活动、服务于民,有效保障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安福县农机局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特别是春节前后,抽调5名精干的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科技服务队”,先后在县城及各乡镇集贸中心开展送农机科技下乡活动,散发农机科技资料2000余份,展出新型农机具图片60余幅,接受群众咨询3000人次以上。同时,该局还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即一个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对接1-2户农机专业户,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帮扶的过程中,逐步实施技能培训。通过帮扶活动,使该县涌现了大批农机专业户,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标兵和创业致富的领路人。在各农事的主要阶段,组织开展了“各种机械化耕作现场演示会”、“水稻机械化插秧”、“水稻机械化收获”、“冬种油菜机械化开沟”等各种各样的农机作业演示会15场。这种以演示代授课,不公丰富了培训内容,使培训活动生动活泼,又增强了培训效果,农民接受快,知识辐射面广。

    四、加强自身建设,使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得到更好保证。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农机校内部建设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培训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安福县农机局选择了一批年青、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农机校教学任务,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这些教员长期奋战在农机化的工作岗位上,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培训内容上以具体的农机产品为核心,对内深化,对外延伸,强调综合,注重质效。如在联合收割机推广培训中,除了对收割机产品结构、工作原理、安装调整、维修保养进行培训外,还要增加对市场分析、判断和风险回避等知识的培训。在培训方法上注重灵活性,不局限于模式单一、内容枯燥的课堂说教,充分利用示范现场会,科技赶集,组织人员结合相关技术集中培训,同时利用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经销商、农机部门的技术人员分区域、分类型深入基层进行新技术培训,实行理论教学与观摩教学相结合,使培训生动活泼、培训质量大大提高,培训合格率达98%以上。

    通过一系列培训工作的开展,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学会了一技之长,增强他创业致富的本领,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培植了新的增长点。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