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以典型引路推动农机化事业大发展

作者:高丽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广饶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辖6镇1乡2个办事处, 50万人口,总面积1137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县、山东省农机安全“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活动示范县。近年来,广饶县通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创建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农机化示范区、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等活动,把思路抓成典型,把典型提升为模式,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了农机事业的大发展。到201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92.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1.9万台,联合收割机3133台,配套机具3.8万台(套),机械配套比达到1:2。农机化经营利润总额5.4亿,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率11.8%。小麦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到95%,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5%。建立5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18处示范基地,农机合作社32家,星级维修网点24处。除此以外,蔬菜生产与加工、设施农业、水产、畜牧、林业等其他各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都有很大发展,农业机械化涵盖了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农机化水平率先跨入高级发展阶段。

    2009年,广饶县开始指导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方法上引导,政策上扶植,资金上协调等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先后树立保进、奋发、众利、诚风、禾丰等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典型,同时协调组建农机作业集团、农机信息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半专业化组织,开展农机跨区域作业,合同订单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典型的带动下,广饶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广饶县农机合作社已经发展到32家,入社社员350户,拥有各类机具数量2036台,资产总额达8960万元,服务领域涉及粮食生产的耕作、种植、收获、销售、农机运输、农机维修等各个环节。2011年全县农机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达50.6万亩,实现农机作业收入2680万元。农机合作组织的不断壮大,提高了农机作业的规模化程度,促进了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据调查,机手通过农机合作社联合作业比单机分散经营要增加20%至30%的收入,纯收入可增加30%至50%。同时,农机合作社一般作业价格比单机分散作业低5元左右,也减少了农民负担。

    为适应农机事业快速发展,突破农机维修相对滞后、制约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2010年始,广饶县开展了“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协调、技术指导等措施,当年创建四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2个,三星级3个,一星级5个,标志着广饶县的农机维修服务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道路。截止现在,全县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已达24个,其中亨通农机维修站获省级五星级文明维修网点称号,在此基础上,亨通农机维修站正在计划投资400-500万元,建设一处集农机销售、维修为一体的修配销售4S店。

    2010年以来,通过充分运用政策、技术等手段,广饶县先后建立了五大机械化示范区18个示范基地,即优质粮食高产田机械化示范基地、经济作物机械化示范基地、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水产养殖机械化示范基地、畜牧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涵盖农机深松作业、小麦保护性耕作、玉米联合收获、胡萝卜机械化收获等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合理配置农机化资源,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化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全县农、林、牧、渔各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近年来,广饶县大力推进“平安农机”建设,通过创新机制,落实责任,强化监管,采取“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办法,使“平安农机”建设向纵深发展。目前,共建立省级农机安全示范乡镇(办事处)5个,市级示范乡镇(办事处)4个,农机安全示范村158个,同时,强化农机安全监管职能,在全县500多个村聘任了农机安全协理员,完善了区、乡(镇)、村“三位一体”农机安全管理服务网络,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高丽)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