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20余万亩“懒汉田”节本增收达1.2亿元

作者:王保立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9日

  近日,鄄城县旧城镇程桥村村民程老汉看着今年刚收获的小麦脸上乐开了花。高兴地说道:“去年,鄄城县农机局在俺村里搞起了农机科技示范园,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俺家的8亩小麦全部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结果亩均收入达1150余斤,比传统种植法多收200余斤,这种‘懒汉种地’还真行,不但节本、增收,而且省力、省心、省时,现在种地不相信科学是不行了,原先那套‘干农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的做法已不管用了,这多亏了县农机局在我们村实施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是指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不改变土壤结构,并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这种技术不但省时、省工、省力,还节本增收、保护环境。近年来,鄄城县农机局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新机具,大力实施“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机播+玉米机收+土地深松+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对农民购买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给予优先补贴、优先培训、优先服务。目前,全县拥有小麦免耕播种机460余台,深松机340余台,已建立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园三处,乡镇级农机科技示范园17处,村级农机科技示范园106处,基本上形成了“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良好发展势头,全县已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1万亩,为全县农民节约成本加增收达1.2亿元。(王保立)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