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

作者:临淄区农机局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5日

    近年来,临淄区十分重视农机化工作,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优惠扶持政策,逐年加大区级农机补贴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狠抓农机推广服务组织建设,积极实施农机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农机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机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临淄区根据该区地域特点,在南部丘陵山区地带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所需的作业机械,在西部、北部平原重点推广深松、小麦宽幅精播、玉米直播等作业机械,在东部蔬菜主产区重点推广现代设施农业机械。目前,全区农机总值达8.6亿元,农机总动力82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27%,其中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98.55%以上,基本实现了农机化水平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整体跨越,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加大农机投入,大力优化农机装备水平

    规范、高效、廉洁的把农机购置补贴这项惠农、强农、富农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是近年来临淄区农机局着力要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对此,该局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结合全区农发项目工作的实施,对适合该区发展的各种重点机具,区财政进行累加补贴。十一五期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落实4224.71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3202.33万元,区财政1022.38万元,带动农民投资超过1亿元,受益农户超过6000户。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从41台增长到782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从585台增长到2742台,深耕翻转犁、小麦免耕播种机、玉米直播机和深松机从无到有,分别增长到849台、161台、200台和16台,推广大型青贮机3台。并从2010年开始对全区规模化日光温室大棚配备气肥机、微耕机、微滴灌、电动卷帘机和保温被等现代设备,在享受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区财政对达到标准并连片规模化种植的棚区按照每个棚2000元的标准进行累加补贴,每年补贴400个大棚。大农机服务大农业的氛围逐渐形成,农业动力机械、作业机械装备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实现了突破性发展,针对玉米秸秆禁烧工作中玉米皮无法处理这一情况,2011年临淄区出台政策,区财政对玉米扒皮机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每台累加补贴4000元,鼓励在玉米收获机上加装玉米扒皮机,新增玉米扒皮机224台、玉米收获机144台。2012年区财政再列支150万元在全区推广500台玉米扒皮机 ,力争在全区玉米收获过程中95%的作业面积实现玉米扒皮。中小型农业机械实现快速发展,为该区南部丘陵山区地带的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

    今年,临淄区在农发项目中将列支524万元,立足全区地域特点和装备情况鼓励引导购置适宜该区粮食种植收获、大型耕整地机械和蔬菜种植等领域急需的新技术、新机具。在土地深松、宽幅精播、玉米直播和保护性耕作方面进一步突破,计划推广玉米直播机50台,深松机100台,小麦宽幅精播机200台,推广大型青贮机5台,促进秸秆青贮,推广大型耕整地机械动力耙5台,通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积极培育示范园区,全面提升农机应用水平

    近几年来,在上级财政、区财政的扶持下,东部绿色蔬菜种植区的几个示范园区已基本形成规模。如:皇城镇翠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拥有大棚800个、会员600名,年销售额达6500万元;齐都镇石佛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大棚34个、会员108名,年销售额达860万元;齐陵街道获丰蔬菜合作社拥有大棚70个、会员102名,年销售额达400万元。以上几个示范园区的大棚均大约为100m*12m*6.5m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每个大棚的建设成本都在12万元以上,并配备了保温被、气肥机、微滴灌、电动卷帘机、微耕机等设备。通过政策扶持,重点装备,充分发挥设施农业机械的示范带动推广作用。在南部丘陵山区继续全面实施免耕播种,打造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同时,对畜牧业成规模的合作社或者养殖大户进行畜牧设施机械的配套升级,在设施农业和实施畜牧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2012年是该区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调方式转结构、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农业生产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区级财政持续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北部平原地区全面推动合村并居、土地流转,逐步实现规模种植,为全面推广深松、宽幅精播、玉米直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012年,将着力在凤凰、朱台、敬仲、齐都等镇依托现有农机作业水平和条件下,探索如何进一步实现小麦、玉米单产量的新突破,建立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园区,鼓励有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订单合同式服务,出台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意见,在政策扶持、优先购机,综合服务方面给予重点倾斜。进一步体现专业合作社在三秋、三夏作业中的主导和基础地位,充分发挥农艺、农机融合发展的导向示范作用。在东部皇城、齐陵、齐都蔬菜种植区打造蔬菜机械化种植示范园区,借助国家购置补贴资金和区财政农发项目补贴资金重点向蔬菜专业合作社倾斜,鼓励扶持各种植户加入蔬菜专业合作社,对已形成规模的专业合作社进行设施机械的配套升级。

    四、扶持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十统一”

    粮食种植“十统一”工作是临淄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玉米秸秆全面禁烧与转化利用工作中,成效明显。粮食种植“十统一”主要是针对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旋耕、深耕、再旋耕、测土配方施肥、小麦供种、小麦播种、病虫害防治、小麦收获、夏玉米机械播种等过程实施十项统一服务。目前,全区已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1个,粮食种植合作社或合作组522个,覆盖全部农业镇、街道和种粮村、居,会员农户达10.5万户。对加入粮食种植合作社或合作组,实施“十统一”并缴纳农机作业差价款的会员农户,通过补贴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作业费的方式,按每亩40元标准进行补贴,对按计划实行深松的,在每亩补贴4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补贴20元。农业合作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均通过签订作业合同,实行定单式作业。这种新模式的推广实施,不仅推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的变革、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也标志着农业生产实现了由管理、参与到服务、监督的转变,同时也体现了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为进一步扶持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临淄区连续出台扶持政策,去年区财政拿出60万元对1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奖励,今年还将对运行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使该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水平越来越高,如朱台农机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09年10月,社员达351人,农机装备机具1300多台(套)。自有停车场地9.8亩,机械存放仓库15间,配件仓库5间,维修车间10间,维修设备一套,贮存100吨的柴油罐及加油设备一套。集社员会议学习活动园地、技术安全知识培训、理事会办公室为一体的1600平方的综合办公楼一幢,办公及通讯设施齐全,配备电脑三台、投影机一台、桌椅150套,服务车3辆。该社在三夏三秋农业生产和政府号召的秸秆禁烧及抗御农业在战胜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突击队作用。社员年纯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有120多户,机械总值25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有58户,社员机械年作业累计收入达1200多万元,使广大社员靠合作社组织带动走向了富裕。

    2012年临淄农机工作将继续全面落实省、市农机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布局和要求,继续以深化粮食种植“十统一”工作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机培训、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和农机监理工作,探索成立农机协会,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组织提供服务和交流沟通平台。构建农机维修网点,打造三秋、三夏农机维修“10分钟服务圈”,切实提高农机综合服务能力。立足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高效、廉洁的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注重突出重点,向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关键薄弱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注重阳光操作,确保政策实施过程公平公开,发挥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调动农户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农机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临淄区农机局供稿)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