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多项支农政策力推农机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湖北省农机局综合处 秦建巍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1日

    周立明副局长批示:大冶市委市政府对农机化事业高度重视,支持力度很大,出台的政策具有典型意义。请编发简报并上网宣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几年来,大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农机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专业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2012年大冶市出台多项支农政策,市级财政共列支400余万元支持农机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市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

    一、创新实施农机作业奖励政策

    为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大冶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011年大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大冶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奖励办法》。文件明确提出,从2011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列支1000万元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其中对开展农机作业服务面积万亩以上农机合作社和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分别按每亩10元和5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2011年全市有12家农机合作社、3个2000亩以上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获得奖补资金119万元。这项政策的实施有效带动了大冶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今年以来,新增农机合作社3家,总数达到19家,已新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4个。

    二、大力实施水稻插秧机叠加补贴政策

    2012年,市政府对今年购买水稻插秧机的农户在享受中央购机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再给予20%的叠加补贴,截至2012年5月止,大冶市农民购置水稻插秧机120台(其中乘坐式1台),较去年增长283%,大冶财政将落实叠加补贴资金30多万元。同时出台早稻集中育秧奖补政策,推广早稻机插秧技术,对机插育秧集中连片面积达2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5000元的奖补,对面积达5亩以上的每亩给予2000元的奖补。目前,市政府已对4个机插育秧集中连片面积达20亩以上的示范点和8个机插育秧集中连片面积达5亩以上的育秧基地按照规定进行了奖补。这些政策有效带动了大冶市水稻机械插秧技术的推广。据统计,今年全市早稻机插秧面积达到7.9万亩,中稻(一季稻)机插秧面积达到4.61万亩,创历史新高。

    三、起步实施育秧工厂建设奖补政策

    新建育秧工厂是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最佳措施,也是种粮大户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的有效办法。今年大冶市委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市财政列支50万元扶持育秧工厂建设。目前,育秧工厂配套设施正在筹备之中,预计年底可以完成。

    四、实施泵站更新改造惠农政策

    大冶市委、市政府在全市2012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文件中明确提出“市财政列支180万元,再完成20处抗旱泵站的更新改造”。该市农机局全力以赴搞好这项工作,于今年四月份前高质量、高标准完成22处22台1035千瓦抗旱泵站更新改造工作任务。至此,该市已连续六年投入资金对抗旱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市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总额达到920万元。全市已累计更新改造28千瓦以上抗旱泵站153处157台套7159千瓦,极大地提升了全市农业生产抗灾能力。

    五、继续安排农机工作补助政策

    今年,大冶市财政共安排45万元资金作为农机局开展工作所需经费。其中10万元用于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工作经费、5万元用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经费、5万元用于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经费、5万元用于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站工作经费、20万元用于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建设。

    今年以来,大冶市农机局在省农机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转变农机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科技应用,抢抓机遇,克难攻坚,提振信心,真抓实干,立足“七个加强”实现“七大突破”,上半年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大冶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全市农机事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