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35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小麦喜获丰收

作者:张广东 翟勇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5日

    近年来,淄博市农机部门狠抓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实施,全市35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增产显著。麦收前,淄博市农机部门对全市35万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小麦进行了认真测产,对7个区县38个点进行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穗数32.01万,穗粒数33.67个,亩产327.57公斤;较传统耕作对比田亩增25.85公斤,增产幅度达8.56%。全市保护性耕作小麦总计增产904.75万公斤。全市保护性耕作推广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规范技术培训,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全市各级农机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技术服务组深入村组进行规范技术宣传和培训。规范技术培训,严格技术操作规程。狠抓机手和农机合作社成员培训,使其掌握技术要领;狠抓农机管理人员培训,使其掌握核心技术;狠抓农民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接受能力。

    二是规范田间管理,农机农艺措施融合。市农机局制定下发了《2012年春季农机化主推技术要点》和《2012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将机械化镇压、肥料追施、一喷三防等农机农艺措施融合实施,提墒保墒,促进保护性小麦控旺转壮,预防病虫害。市农机推广站印发了《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农艺技术意见》、《小麦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等技术材料7.5万余份。技术服务组深入各乡村进行小麦技术培训班50余次,制作小麦冬季管理和春季管理及后期管理讲座16期,技术人员包乡包村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小麦生产,对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实行系统、全程的技术服务。

    三是规范核心技术,组合实施保护性耕作。将秸秆还田、土壤深松与免耕播种等技术组合运用,使保护性耕作效果发挥的更加充分。

    四是加强规范示范基地建设。为加快和规范全市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市农机局于2008年出台了《淄博市2008年小麦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09年又制定出台了《淄博市保护性耕作“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实施意见》。几年以来,市农机局始终把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加快保护性耕作推广的突破口来抓,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深入区县检查、督促、指导搞好示范基地建设,对选定的示范基地进行检查验收、跟踪考察,重点基地市局抽出专人进行全程技术指导。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80处示范基地的规模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对宣传领导、宣传群众,推动保护性耕作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抓点带面,整体推进。为了实现“示范一片、带动一方”的目的,几年来,各级农机部门狠抓整建制示范乡镇建设。去年,临淄区的金山镇、淄川区的西河镇,张店区沣水镇已实现整建制实施保护性耕作,为全市的保护性耕作发展及示范基地建设起到了示范带头引领作用。

  六是着力抓好良种良法配套,扩大优质小麦保护性耕作种植面积。为优化全市保护性耕作小麦区域布局,指导农民根据不同地理条件选择小麦品种。市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研究筛选济南17、济麦22、邯郸6172、山农8355、鲁麦23、多丰2000作为淄博市的主推品种。全市35万亩小麦统一供种率达到100%。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