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保护性耕作小麦产量实现三连增

作者:威海市农机局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3日

    今年,我市实施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的60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喜获丰收,增产效果显著。据测产,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穗数38.2万,穗粒数36个,千粒重37克,平均亩产444.5公斤,比传统耕作平均亩增产32.5公斤,总增产1950万公斤,这是自2009年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来我市连续第三个增产年。

    几年来,市农机部门始终把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机技术重点加以推广实施。一是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列为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已在全市20个乡镇建立了20个平均1000亩以上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以此带动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二是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对该技术的认知程度,增强农民群众的应用能力,提升技术的应用到位率。三是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注重向玉米联合收割机、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械倾斜,以优先报名、优先补贴、适当提高补贴比例等方式加大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应用力度。四是实现农机、农艺有效结合。按照不同地块的栽培要求,对保护性耕作田块实行不同的种植规格,以发挥保护性耕作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市逐步得到推广应用,预计,今年的实施面积会进一步扩大。

新闻来源地址:

手机看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