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全力抗旱保苗确保稳产增收

作者:《安徽新闻联播》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7日

    近期,沿淮淮北地区降雨偏少,加上天气晴热高温,安徽北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影响适时夏种和出苗。连日来,各级农业部门全力组织抗旱保苗,确保夏种有序进行。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的黄楼村,自从5月份以来,这里一直没有有效降雨,形成比较严重的旱情,现在这里的农民兄弟正在利用田间地头的半自动灌溉设施进行抗旱保苗。
  
  说起这半自动灌溉,村民支祖新是村里第一个尝鲜的人,利用这套设备,他早早的就已经给家里的6亩麦茬地浇了一遍水,种上了玉米。亳州市谯城区张店乡黄楼村村民支祖新:“有机井专门往地下管子送水,一个人拉着家中平常用的喷灌机水带,弄到接口上,使(用)铁丝扎好之后,直接就管浇(水)了,省工又省时。”
  
  记者在现场看到,连片的农田里,每隔30米就有一个出水口,大大减少了原来井灌水带的送水阻力,灌溉效率也由原来的每天3到5亩提高到现在的6到8亩。目前黄楼村有2000多亩农田都装上了这种省工又省时的灌溉设备。亳州市谯城区农业技术人员周超:“(从)玉米生长期来讲,根系发育很好,不到两周已经长到接近20公分了,苗情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除了充分发挥现代农田小水利在抗旱保苗过程中的作用,亳州市各级农业部门还组织了100多支抗旱指导小分队,重点对种粮大户,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抗旱进行现场指导。同样,在宿州也有80多支抗旱服务队活跃在田间地头,帮助当地群众特别是困难户、五保户、无劳力户抢先浇水抗旱。宿州市墉桥区抗旱服务队队长韩效前:“抢种小分队组织了20多台喷灌机,10余台播种机,分三班倒,把我们村土地全部播种完毕。”
  
  面对当前的旱情,皖北各地不等不靠,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投入到抗旱抢种。阜阳市农机部门组织了15万台套各式喷灌机具,调配外河水、提取地下水,抢抓农时补墒播种;泗县农委、水利、农机等涉农部门组织了40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做好墒情监测服务;明光市供电部门组织了18支抗旱保电“优质服务小分队”,深入抽水机站和田间地头,义务帮助农户解决抗旱用电困难。
  
  明光供电公司抗旱保电小分队队员陈道杨:“不耽误农忙,这项工作我们会一直坚持到夏栽夏种结束。”
  
  凤台县专门下拨了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恢复和新建灌溉机井,而在水利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则采用两级泵站开机提水的方式抗旱保苗。
  
  凤台县水利局副局长张成功:“现在全县全力以赴开机灌溉,截至目前,我们全县的水稻已栽插90%以上,预计在今后一周内,水稻能全部栽插完。”
  
  初步统计,截至6月25号,沿淮淮北在地农作物受旱面积680.2万亩,全省已有153.97万人投入抗旱,投入机电井15万眼,开启泵站2294处,投入流动抗旱设备37.61万台套,已抗旱浇灌农作物1643.31万亩。

    信息来源:《安徽新闻联播》2012/06/25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