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部关于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部署和省、市农机局《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方案》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机化科技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农机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扎实开展好我县农机化科技促进年活动,县农机局积极开展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
一是深入开展农机化科技教育培训大行动。围绕农机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培训建设,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农机化管理、技术服务、驾驶操作、维修服务人员为培训重点,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手段,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培训目标是:全县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5000人次,其中培训农机管理人员200人次,农机技术人员1000人次,农机操作人员3800人次。
二是建立花生生产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在沂山镇安家峪社区建立600亩花生生产机械化推广示范基地,引进花生播种、田间管理、花生收获机械,重点解决花生播种、田间管理、花生收获环节的机械化问题,通过示范推广,提高花生种植、田间灌溉、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促使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示范推广主要技术路线:机械耕地→机械覆膜播种→田间管理→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机械耕地→机械覆膜播种→田间管理→花生机械化挖掘收获→人工捡拾。配套机具:花生联合收获机、花生挖掘收获机、花生覆膜播种机、移动喷灌机。
三是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行动。一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结合购机补贴政策落实,引导农民购置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深松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技术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建立保护性耕作核心示范区,通过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确保作业面积落实。同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力争2012年全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重点推广两种技术模式:玉米秸秆全部还田覆盖→小麦免耕播种,适合玉米秸秆无其它用途的地区;玉米秸秆收集、高留茬→小麦免耕播种,适合畜牧养殖业发达、秸秆收集青贮的地区。二是推广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微耕机、田园管理机等耕作机械,提高耕作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条件,年内新增微耕机1500台以上;推广应用大棚卷帘机,实现大棚卷帘电动化,解决人工卷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延长大棚光照时间,提高大棚种植的产量,年内新安装大棚卷帘机600台以上;推广喷灌、微灌技术,实现大棚灌溉节水化,提高用水效益,节约水资源,年内推广面积达到5000亩;示范推广大棚吹雪机、补光灯、热风炉、保温被等设备,提高设施农业减灾防灾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四是充分发挥潍坊市特邀农机技术推广员的作用。通过加强联系,相互沟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传授,提升特邀农机推广员的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在农村带头应用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以此带动当地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每月与特邀农机推广员联系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交流座谈会,及时搜集信息,交流经验,最大限度发挥特邀农机推广员的作用。
五是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本着“进村入户、务实高效”的原则,结合春耕、三夏、三秋生产,组织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机械、技术人员下乡开展科技宣传活动,通过印发科技明白纸、举办讲座、现场演示等手段,宣传普及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和广大农机手的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提高。2012年拟开展两次以上农机科技下乡活动。
六是开展农机化质量提升行动。一是开展在用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和补贴机具质量督导,促进产品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机投诉监管体系建设,规范农机投诉监管,提升农机产品质量和维修服务、农机作业质量水平。三是依法实施农机维修行政许可,切实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着力提升建设质量,打造一批水平高、规模大、服务优的农机维修星级网点,努力提高农机维修社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