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调研报告

作者:德州农机化信息网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一、 基本情况

    2011全年国家给予我市的农机补贴资金是1020万元,今年上半年是760万元。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们针对本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一年多的时间,累计共补农户5405户,补贴机具5861台,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101台、小麦免耕播种机119台、大中型拖拉机450台。直接拉动农民投资近420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机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取得的成效

    ⒈ 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高,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使我市农机总量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到96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1260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750台,各种配套机械320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68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66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292台,马铃薯收获机、马铃薯播种机、耕耘机、玉米精播机、田园管理机等新型农业机械也在逐步增长,进一步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⒉ 农机作业水平持续攀高。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尤其是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更有显著提高,目前,全市小麦机收率达100%,玉米机收率达80%,马铃薯机械化生产也在逐步展开,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85%。

    ⒊ 保护性耕作实现新跨越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杆、残茬覆盖地表,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不仅减少作业环节、节约成本、增产增效,还可改善生态环境。乐陵市农机局在实施农机补贴项目中,把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确定为补贴重点,大力推广普及。目前拥有全市玉米联合收获机660台,小麦免耕播种机292台,实现小麦免耕播种面积10万亩。由于用免耕机机播的小麦具有保土、保水、通风、透光、抗倒伏的特点,经实际测算每亩可增产小麦23公斤,增产效果明显。

    ⒋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蓬勃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吸引了更多的农户购买大型、新型农机具,造就了一批农机大户,以农机大户为依托,通过农机资源整合,成立了一种新的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他们通过开展规模作业,合同订单作业,以及玉米联合收获、秸杆粉碎还田、小麦播种“一条龙”作业,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也使他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市已注册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36家,注册资金达3516万元,社员191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988台,在我市的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有着迅猛发展的势头,他们对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动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主要做法

    ⒈ 严格按程序办事。在每年的省、市(地)农机补贴会议召开及补贴额度下达后,先进行宣传发动和政策公示。通过出动宣传车,在集市上发放明白纸,电视台发布通告和滚动字幕,向农户群发短信等形式来告知广大农民农机补贴机具的种类、补贴标准、补贴的优先条件和报名程序,在报名过程中严格按程序办事,我们将省发推广目录汇编放在明显位置,供农户随时查阅、咨询,使农户买到称心满意的农机产品,报名时,符合条件的农民需持本人身份证进行报名登记,然后按照报名的先后顺序及补贴优先条件确定享受补贴用户的名单,并将补贴用户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无误后,即和用户签订购机补贴协议,用户拿协议向经销商交差额机具款即可购机,购机的同时喷标识号、挂牌登记、纳入农机管理范围。

    ⒉ 加强监督约束。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成立专门的补贴办公室。农机局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靠上抓,严格执行农机补贴“八不准”、“四严禁”的要求。作到坚持原则、阳光操作。向全市人民公开监督电话,接受全市人民监督,保证整个实施过程公开、公正。特别是今年补贴资金下放到县级财政结算后,农机和财政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加强了抽查核实力度和对经销商的监管力度,把违规、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⒊ 机具交付农民后,进行建档管理。定期对农机手进行培训,并协调生产厂家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农户正确调试、操作机具,保证广大农民买着放心、用着省心。

    四、存在的问题

    ⒈ 重点机具的补贴标准有待提高。补贴过程中,部分农户对先进机具、先进技术的认知度不够,不愿购买玉米收、免耕播、深松机等先进机具,这虽然需要我们大力推广、宣传,但如果能提高这些机具的补贴标准,便可以更快地引导农户购买。

    ⒉补贴资金额度有待提高。由于每年的补贴资金总额有限,总有一部分人享受不到补贴,导致一部分人跨区、县或托人办理补贴,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补贴工作。

    ⒊部分机械生产厂家售后服务不到位。个别生产厂家在当地设立的代理机构,“三包”维修服务力量不足,在农忙季节,服务跟不上,影响了农时,使机械错过最佳作业时机,影响机手收入。

    五、意见建议

    ⒈ 加大对重点机具的补贴力度,一般机具的补贴标准为30%,重点机具可提高到40%-50%,同时补贴资金总额进一步提高,让更多农户享受到补贴。

    ⒉ 建议给项目实施单位拨付项目实施经费,减轻农机部门的负担,更好地促进农机补贴工作的顺利开展。

    ⒊ 进一步强化、细化对农机生产厂家和经销商的监督管理,督促他们做好对补贴机具的跟踪服务,切实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达到强农、惠农的良好效果。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