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小麦秸杆禁烧情况的调研分析

作者:邹爱芝 张仰光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6月30日

    6月3日,巨野县84万亩小麦开镰收割,6月4日巨野县召开了由环保、农业、农机、畜牧、公安、交警、交通等县直部门及18个镇区办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小麦秸秆禁烧工作会议,并专门下发了《巨野县小麦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县政府把这项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广播、电视、张贴标语等方式广泛营造宣传氛围,同时加强监督和执法,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秸秆焚烧现象有所遏制,但没有完全杜绝。为继续做好这项工作,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农机局组成调研小组深入田间村队,就当前小麦秸秆禁烧的现状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就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秸秆禁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秸杆综合利用的认识不足。在调查中多数农民都能认识到焚烧小麦秸秆的危害性,尤其是为了确保空气环境质量,农民认为,直接焚烧留下的小麦秸秆,不仅白白浪费了资源,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同时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浓烟,严重污染了空气,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影响到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一旦风向突变,更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这种大面积违规焚烧秸秆的行为,危害极大;可是广大农民目前也根本想不出比焚烧更好的办法来处理秸秆,但许多农民更认为,烧不烧秸秆并不是农民的觉悟问题,而是秸秆能不能利用、如何利用的问题,因此如何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成为今后农业工作中值得关注的一大问题。

   (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含量不高,推广力度也不足。农民认为近年来秸秆焚烧为何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小麦秸秆目前无用武之地,用途大幅下降,过去,小麦秸秆不仅是农村养牛的主要饲料,也是农家烧火做饭的燃料,但近几年,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现在农村中养牛户越来越少,因此长期担当“饲草”和“柴火”功能的小麦秸秆逐渐没有了用途;其次是许多农机手为了省时省力、减少机器磨损,在收割小麦时为图进度和多挣些钱,将麦茬留得很高,造成农民无法直接播种,只能对麦茬进行焚烧;第三是小麦秸秆就地还田做肥料,需要机械粉碎,处理成本太高,就拿目前来讲,农机整理麦茬地块费用一般需要每亩35—40元,多数农民舍不得花这个钱,因此“三夏”农忙时节,急于整地、播种的农民,为图省事,不得不把抛洒在田地里的秸秆一烧了之。
 
  (三)控制小麦根茬高度影响机手效益。许多农民反映,强行控制割茬高度,机手则感到小麦收割进度慢,影响作业效益,难以接受,尤其今年,集中收获期外地跨区作业机械没有回来,本地机械出现紧缺情况,机手为加快作业进度,难免把麦茬留的高。因此从这个层面看,小麦秸杆禁烧工作仍是当前乃至今后农村中的老大难问题,认为禁烧是劳民伤财;对于村干部来讲,难在老百姓的不配合,不理解,管好这项工作也有很大的压力。
 
    二、对解决秸秆焚烧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对做好秸秆禁烧推动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等六部委《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市、县政府办公室《关于麦收期间加强环境整治禁止秸秆焚烧推动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和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工作,确保在麦收期间全县不发生一起秸秆焚烧现象。

   (二)齐抓共管,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全面推动秸秆禁烧和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小麦秸秆切碎还田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农民实行小麦秸秆切碎还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要大力推广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技术, “三夏”期间,对全县动力在70马力以上、性能良好的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含外地来本县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都要加装秸秆切碎还田机,否则一律不准进地作业,农机部门要积极做好技术服务,搞好现场指导和培训,让机手熟练掌握秸秆切碎还田机的操作技术,推动秸秆切碎还田工作的顺利开展。三要控制留茬高度。控茬的关键在于联合收割机机手,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奖惩结合,严格对收割机机手的有效管理,严格将麦茬高度控制在10 cm以下。四要加强执法检查。由县公安局牵头,组织交警、交通、公路、农业、林业、农机、环保、城管、消防、新闻、监察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执法检查小组,对县城、乡镇驻地、高速公路及主要交通干道两侧等重点区域,严防死守,严格检查,坚决杜绝焚烧秸秆的现象发生。

   (三)加强领导,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县政府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县府办、政法委、农机、公安、财政、交通、环保、农业、林业、农机、城管、监察、广播、公路、消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秸秆禁烧和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建立健全县、镇区(办)、村三级调度机制,确保人员到位、制度到位、督查到位、任务落实到位。对小麦秸秆禁烧工作实行“属地管理,源头控制”,落实行政问责制,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逐级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严格奖惩,确保把秸秆禁烧工作落实到位。

   (四)提高认识,切实让农民和机手认识到杜绝秸秆禁烧,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只有从源头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提高秸秆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焚烧秸秆现象,一是由政府牵头推动普及秸杆综合利用技术,从农村实际出发,大力推广普及小麦秸秆打捆机械化技术、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收购农民不愿要的小麦秸秆、让广大农民得到养牛、养羊、养猪等秸秆过腹还田的实惠,将秸秆变废为宝,使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兼而有之,将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二是创新工作思路,让群众在头脑里真正树立禁烧意识,一要注重对在“三夏”中进行低茬收割的机收驾驶操作人员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解决麦茬过高的问题,二要加大投入,积极鼓励,尽快研制开发出适合农业生产、适合群众需要的农业机械,这种从源头上禁烧秸杆的做法也将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邹爱芝  张仰光) 

新闻来源地址:

热门农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