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水稻插秧机拥有量接近全省总量四分之一

作者:《江门日报》 记者/赵焕明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0日

  经过几年努力,我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新技术快速发展,从2006年到2010年,连续多年实现水稻机插率翻番,2010年为9.26%,去年达到了13.98%。据预测,今年全市晚稻机插面积有望达到35万亩,机插率将接近25%。

  江门日报讯 (记者/赵焕明) 记者昨从市农业局农机办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农民又申请购买430台水稻插秧机,这样我市已实现连续两年农民购买水稻插秧机超400台的好纪录。据最新统计,到今年6月底,全市已拥有手扶式、乘坐式水稻插秧机1515台,约占全省总数的22.24%。

  “我市从2005年开始补贴第一台水稻插秧机,预计到今年累计可达1550台以上,其中2011年以来购买的水稻插秧机达900多台。”从事农机购置申报工作多年的市农业局农机办主任科员李德明说。

  水稻插秧机26台,水稻机栽率仅为0.28%,这是2006年我市水稻机插的真实情况。通过项目带动、行政推动,尤其是购机补贴政策促进下,经过几年努力,我市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新技术快速发展,从2006年到2010年,连续多年实现水稻机插率翻番,2010年为9.26%,去年达到了13.98%。

  市农业局农机办主任科员陈景怀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市水稻(早稻)机插面积达30.3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2万亩,翻了一番多,全市早稻机插率超过21%。据预测,全市晚稻机插面积有望达到35万亩,机插率将接近25%。

  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推广工作中,我市还创造出许多成功经验,如新会区11个镇93个村开展整村推进机插秧试点工作,推广面大效果好;开平市充分利用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现在已实现每镇一家农机合作社;台山市则发挥种植大户示范作用,承包百亩的大户购买插秧机基本上都在两台以上。

  搞好机械插秧需要有相应的育秧和田间管理技术相配套,为此在近几年水稻机插推广工作中,我市大胆探索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通过组织农机农艺人员与专业人员对机插秧育秧进行技术创新,成功总结出“水稻软盘大田育秧机插配套技术”,这为机插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会区还开发兴建了水稻机插秧自动化育秧和供秧生产线,每小时可育秧150亩,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动化育秧和供秧生产线。今后随着可供育秧面积扩大,其生产能力可达到育秧和供秧10万亩,可以解决新会区水稻机械化插秧秧苗的50%。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