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本世纪初,随着农机补贴资金的逐年增加,慈溪市农机补贴资金由2002年的120万元,发展到2005年的784万元,农民购机热情持续高涨,农机装备水平蓬勃发展,而另一方面农机补贴对象面广量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农民购机后不能很好地使用,导致农机故障频繁,为农机安全埋下了隐患。农机事业的发展为农机培训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二、主要做法。
1、大力推进农机公益性培训。为提高农机的使用寿命,加强补贴机具的管理,慈溪市于2004年开始大力推进农机公益性培训,对农民实行免费培训,开展了农机安全常识、农机法规知识、农机节能技术培训及发电机、耕作机械、联合收割机等新机具技术培训,2009年开始,又新增了插秧机、烘干机、蔬菜移栽机、大棚管理机、豆类播种机、植保机械、设施农业装备知识等的培训,到2011年底累计培训13000余人次。
2、实施“先培训后补贴”的农机补贴政策。在推进农机公益性培训的同时,慈溪市还于2004年率先开始实施“先培训后补贴”的农机补贴政策,加强了耕作机械、联合收割机等补贴机具的培训,并发放了培训证书。2008年全国开始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慈溪市紧跟潮流,对新购机农户,不管是否培训过,都进行了一遍轮训,重新发放农机职业资格证书,并对取得农机资格证书的人员发放100元的补贴。到2011年底累计鉴定740人,其中联合收割机操作手103人,农机操作工628人,农机修理工4人、农机营销员5人。
3、改善教学软硬件环境。为更好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提升培训档次,改善农机教学环境,慈溪市于2005年申报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新建了多媒体及电化教室共120平方米,配置了笔记本电脑1台、移动式投影仪1台,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方便了送教下乡。另外,将课本教材制作成PPT课件、购置了一些教学光盘,通过幻灯片和播放光盘,使学员更直观形象地开展学习,提高了学员学习的效率。同时慈溪市通过聘请高等院校的教授讲课,加强农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了农机教学软件环境。
三、回顾和总结。回顾慈溪市10年的农机培训之路,是慈溪市农机培训快速发展的10年,也是慈溪市农机培训不断摸索的10年。在摸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摸索,慈溪市农机培训走出一条慈溪特色的农机培训之路。那就是以镇(街道)农机站和成校为依托,加强农机各科室及农业部门的协作,走联合办学、协作办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