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女杰再聚首铿锵玫瑰话农机——首届全国农机行业女杰沙龙恳谈会发言选登

作者:《中国农机化导报》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编者按: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首届全国农机行业女杰沙龙恳谈会于7月2日在历史名城都江堰市成功举办。与会的女杰和嘉宾们围绕着工作、生活、创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今后一段时间的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并约定在明年黑龙江北大荒农机展期间举行第三届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表彰暨第二届全国农机行业女杰沙龙恳谈会。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曾清华、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连华、新疆农机局党组书记贾立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李俊、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机局副局长李一洪、四川省经信委处长方然、成都现代工业港部长吴泽霞、吉峰农机连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新明、四川昊昇三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得志等出席会议并发言。嘉宾们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对女杰们的贡献给予赞扬,对农机行业未来前景表示乐观。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机化协会、中国农机化导报共同主办,吉峰农机连锁集团、四川昊昇三农实业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农机化协会常务副会长马世青主持,中国农机化导报时任社长宋毅介绍来宾并作总结讲话。

    为全面呈现会议盛况,本报特选登部分与会嘉宾、女杰发言,以飨读者。

    向农机行业的女杰们致敬
   
    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曾清华

    应邀参加全国农机行业女杰沙龙恳谈会,感到非常高兴。通过短短的半天多时间,对全国农机行业、特别是农机行业的女性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了解。农机行业为我们全国的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应该说,这支队伍是无名英雄,在默默无闻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将你们的功绩展示在社会大众面前的渠道不太畅通,这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到位。所以说,你们是无名英雄,应该向你们表示敬意!

    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中,女性没有因为性别而自卑,没有因为性别而放弃,也没有因为性别而懈怠,而是在和行业的另一半——男同胞们一起拼搏、一起奋发、一起开拓,撑起了行业的一片蓝天。你们在这一片蓝天中自由翱翔,施展了你们的才华,奉献了你们的智慧,展示了你们的飒爽英姿和巾帼风采,做出了让男同行认可的业绩。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农机行业创造性地采取了一个举动,在全国农机行业评选十大女杰,而且是三年一届。在当前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里,特别是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里,有这样一个举措是了不起的。说明我们行业的这些领导者、女杰所在单位领导及行业广大职工男女平等意识很强。评选行业女杰,也有他们的一份真诚在里面,有一份支持在里面。

    这不是一件评选的小事或者是单项的工作。我认为今天我们的女性、我们的领导特别是新闻界的领导,应该高度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这个工作要继续开展下去,使一代一代农机行业的女性们都有这个机会,更加激励大家的斗志,更加让我们这些女性们奋发图强,创新创造,开拓前进,把我们农机行业做得更好,对农机行业做的贡献更大。应该说,中国农机化协会和中国农机化导报倡议这项工作的领导,以及支持这项工作方方面面的开明人士,为我们妇女事业的开拓创新,更好施展我们的才能,体现我们的社会价值,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

    下面,我想再讲这么几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今天,我们在都江堰共同分享农机行业发展的喜悦,共商农机行业发展的大计,共叙农机行业发展的经验,共谋农机行业创新的未来,共创农机行业未来的美好,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好事,一件要事。

    第二层意思,近年来,农机行业发展非常快,为全国社会经济发展做的贡献非常大,仅从2004年至2011年的数据来看就足以说明问题。

    第三层意思,通过女杰恳谈会的形式,把有关领导、女杰以及支持、关心女杰的相关方面代表,包括新闻部门聚在一起交流,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人就是要通过一定的平台来互相交流产生火花,形成共识,形成合力。这是全行业两届评选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她们的业绩大家是看到的。相信我们的女杰也在不断地鞭策自己更加奋发有为。又在一起进行交流,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经验共享,会激励我们更好的开动脑筋,释放能量,挖掘潜力,展示女性新的风采,做出女性自身新的贡献。

    最后一层意思就是,世界因为有女性而美丽。实践中已经证明了农机行业因为有女性而发展,而创造了新的业绩。那么我们四川也会因为你们的到来而更加美丽。

    欢迎女杰到新疆施展才华

    新疆农机局党组书记 贾立新

    参加这个会,使我有机会从不同的侧面,特别是女杰们精彩的、有风采的侧面来领略农机化事业发展以及它的成果,使我深受教育。

    我们新疆农机化的发展已经到了非常好的阶段,机遇也非常好。前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党中央提出来集全党之力,集全国之力帮助新疆发展,特别提出两大历史性任务: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这与我们农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想说,新疆农机的发展,与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还有吉峰农机、昊昇三农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新疆非常重视富民工程,民生工作被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农民的增收致富。去年,新疆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对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我们农机提出了重要的任务。今天我们自治区党委提出要实现农民增收一千元,我们农机也提出来,通过农机手的作业增收和农民的节本增效,在一千元的增收里头我们要贡献六十元,这是直接的,间接的可能更多。

    刚才张伟董事长讲道,有计划在那边投资;昨天吉峰的王总、昊昇的王总告诉我,他们在那边有企业。喀什是我曾经工作的地方,我就是从喀什调到自治区农机局工作的。这些好的机遇需要在座的女杰们到新疆去施展才华,帮助指导工作。希望女杰们、企业家们也能够加入到新疆的农机化事业发展中去,我们将提供最好的政策、最好的平台。

    新疆有良好的条件,农机系统机构很健全,从自治区到地(州市)到县、乡,体系建设比较完善。现在,自治区每年投入五千万元,用于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我们有1800万亩的果树,以核桃、杏、红枣为主,现在红枣采摘是个问题,核桃采摘也是个问题,都缺机械。在设施农业方面,配套的农机具也还比较缺。

    集合智慧聚合资源

    吉峰农机连锁集团董事长 王新明

    女杰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两届了,但是沙龙恳谈会是首届,李俊局长又发出了第二届沙龙恳谈的邀请。如果女杰评选活动每三年一届,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沙龙恳谈活动的届数会超过评选活动的届数。沙龙恳谈活动为农机行业女杰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平台,可以集合智慧,聚合资源,为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在座的各位领导都是行业的精英和翘楚,都对农机行业充满了感情,这是我们今天能够聚首的重要原因。在农机化促进法实施以前,我们这些老农机都有深刻的体会。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行业由高峰跌入谷底,经历了长达20余年的消沉和无序,行业人才大量流失,所有有志于发展农机化事业的人都在痛苦和迷茫中度过。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农机行业又重新迎来了春天。但相比其他行业,农机行业依然起步晚,底子薄,这个行业需要大家的共同的呵护和维系,需要群策群力,共同创造并迎接农机行业新的繁荣。

    吉峰农机自1998年正式起步,2009年登陆首批创业板。经过14年的发展,吉峰农机已经形成传统农业装备、载货汽车、工程机械、通用机电等四大骨干业务体系,公司网络覆盖全国25个省市区,直营店210余家,乡镇网络加盟3000余家,快速成为国内农机流通行业的领头企业,2011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特别是四川昊昇三农实业有限公司,也是去年3月份,由吉峰农机倡导发起成立的一家新公司。它虽然不是吉峰农机上市公司的控股公司,但是作为吉峰农机的核心成员,成立一年来在全国快速布局,有志于做中国大农机市场的发起者和引领者,下面我们王得志董事长会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

    吉峰农机能够走到今天归功于以下三点:一是我们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领导对吉峰农机给予的正确指导、培育和大力支持;二是我们热爱农机事业,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不断追求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三是我们始终坚持和谐共生、互助共赢的理念,不断吸纳行业的优秀人才,推动行业的重组和联合。

    成为女杰我很自豪

    河南固始保田农机合作社理事长 李默

    作为一名下岗女工,很感谢当初农机行业十大女杰评选活动,发现了我这个“灰姑娘”。这个荣誉,给了我一个平台。我们当地政府很重视,先后又让我当了人大代表,给了我特别贡献奖、五一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通过今天的交流,我觉得我还应该继续努力,有好多的基层农民也确实需要我。

    我做农机经销,成为久保田在河南的代理商,每年销售收割机不低于1300台,特别是这两年,基本上每年都在1500台以上。

    我从2005年开始组织跨区作业,当年带了300多台收割机到海南岛,由于经验不足,很不成功。后来,我慢慢摸索出了一条成功道路。

    我觉得最好的跨区作业地区是北大荒。从2006年开始,我组织收割机到东北跨区作业。第一次带了800多台收割机,到现在每年不低于1500台收割机,每台收割机四五个人。上次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我带领千军万马,南征北战。我没有千军万马,但作为一个女流之辈能带着这些收割机跨区作业,我感到非常自豪。从我们老家出发,三天两夜直到齐齐哈尔农场,大约3370公里,我不走岔路。每年在服务区遇到几个年纪大的都说,河南那个姓李的女的又来了。

    这几年,我渐渐把跨区作业做成了一个产业链。每年都是从南到北十几个省先联系好,收割信息掌握得比较准确。我们很讲诚信,也配服务车。东北最多时有四个服务车,每个服务车上四个维修人员,基本上维修配件都可以送到田间地头。机手一天的纯收入可以达到八千多元。

    机手们说和我在一块不受气。之前在东北,有11台收割机被劫持到其他地区给卖了。我连夜坐火车到哈尔滨,不出站,接着转车,一天一夜没吃饭,赶到事发地点后,却联系不上他们。我跑到当地电视台、政府、报社、公安局,最后把机器追回来了,款也退给我了,参与抢劫的有3人被判刑,最多的判了4年。每年遇到砸机子的,我确实很无助,找不到人帮忙。但我从来没有用眼泪求人家,我觉得只要有理就要争取,就可能成功。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很重情重义,我的工作和他们分不开,各种酸甜苦辣。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产业链后,我们家乡有好多年轻人,不做别的小生意了,外出务工的也回来买收割机,跟我一块儿干。

    前年,信阳市长到我们县开现场会时表扬了我。主要就是那年正在割麦的时候,刮大风,麦子都倒了,市农机局局长跟我联系,我一天一夜组织了430台久保田收割机赶到驻马店、濮阳、南阳地区,解决了他们的大难题。

    我想在将来把农机这个产业再做强做大。我的公司占地40亩,公司后面的300亩已经流转给我了。我在另一个乡又包了1000多亩地,去年建了个工厂化育秧大棚,6600平方米。我还想着怎么把大棚利用起来,种些反季节的蘑菇、芽菜。我还想成立个小农机具组装厂。

    把握趋势就能赢得机遇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 程航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农机企业的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国有企业已经占到农机行业整个构成中不到百分之十。我在一拖公司工作三十多年了。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一些感受。

    我们是个国企,当初的组织结构设计都是苏联援建的模式,大而全。我们走过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现在回忆农机发展的过程我也很感慨。总的来说就是,只要把握好趋势,就能赢得机遇。

    我在农村的时候,最怕干的农活就是拉着架子车往地里送饭。下了雪以后土壤疏松,人几乎都快粘到地上了。但是2007年,我们搞了一个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看到了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中可以看到农机工业、农机流通、农机人为农民生活的幸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很幸运我成为一个农机人,为广大人民做出好用、耐用、会用、省钱、赚钱的机器,这应该是我们一拖人一直在追求的。我在一拖市场部工作,我们市场部主要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要解决生产线的始端——是不是符合市场需求,能不能满足需要,要决定产品线和产品结构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解决好生产线的末端——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快速而高效地渗透市场,推进到市场中去,能够及时有效的回款。

    这两件事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非常的复杂细致,是一种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这方面,我有着比较多的感受。刚才李默理事长提到他们那地方在发展畜禽集中饲养,有很多粪便的集中化处理。而且,现在生化技术已经发展到这边的畜禽粪便进到机器里面,出口就已经变成颗粒化的生物有机肥料,可见农机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我们处在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期,有着广阔的空间。

    我现在感受到一个问题,随着业态的发展,一定会有新的业态形式出现。只要我们能够好好研究,好好把握趋势的变化,我们就能够在升级和发展中赢得更大的进步和机遇!

    我的成绩归功于吉峰的成功

    吉峰农机连锁集团总经理助理 陈新碧

    我非常荣幸被评为第二届农机行业十大女杰,对此,我诚惶诚恐。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几经磨难,自己沉淀了一定的经验与阅历。进入吉峰集团之后,我与农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董事长王新明先生为首的吉峰人抓住了中国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带着全体吉峰人以和谐共生、互助共赢的理念,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吉峰已覆盖25个省市区,直营店210多家,经销服务网点3000多个。

    吉峰的发展成就了我们每一位员工,我先后在吉峰农机担任集团行政人事总监和总经理助理。期间,我始终以一颗感恩的心,任劳任怨,为公司的成长、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分内的贡献。我大胆推动行政人事改革,大胆启用能人,大规模培训员工,开展业务大比武,建立企业文化,推动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先后参与四川、重庆、云南、宁夏、陕西、甘肃等地的资源整合,也参与吉峰农机上市全过程。就是在这个平台成就了我自己的很多梦想。2010年我很荣幸被评为第二届十大女杰;在2012年,我很荣幸被评为中华当代优秀儿女。

    我个人取得的一点成绩,更多地归功于吉峰农机的成功,归功于吉峰农机始终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发展现代农机的企业愿景和全体吉峰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担当的责任要比男人多

    黑龙江农垦天洋农机有限公司总经理 辛明玲

    我接触农机已经29年了。1983年,我考上了黑龙江八一农大,学的就是农机专业。那时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农机人,毕业以后,我走进了工厂,从1994年开始真正的进入了农机行业,到现在已经18年了。

    1994年,当时的公司只有3个人,销售额只有84万。到去年,我们公司已经50多个人,销售额达到3.88亿元。业务范围也从原先的只卖拖拉机到现在成为几个世界级品牌在黑龙江省、东北三省的总代理,算是取得了一点成绩。

    这么多年我的感悟就是,说女人不容易,可能是说,我们女人在家庭里担任的责任大一些。我家里有四个老人,都在70岁以上,最年长的八十岁。在家里面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四位老人只要上医院,首先要找的是我。他们说,信得着我,这是一种责任。我记得为了照顾婆婆住院,我曾经在医院走廊里住了一个星期。

    对于老公而言,我们不去关心老公,一定有别的女人关心我们的老公。所以,在这方面我下的功夫大一点。比方说,我爱人每天都要换衬衣,我原来每天自己给他熨。现在忙了,没办法,我会送到洗衣店给他熨,但是衣服都是我自己洗。对女人来讲,把老公照顾好,这是根本。

    对孩子来说,母爱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陪着过六一,因为我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的。三月份的生日也从来没有给孩子过。这方面我们可能给孩子的少些,反过来讲也锻炼了孩子的自立。现在看,我的孩子也是很优秀的,今年就要研究生毕业了。对于女人来讲,能把孩子培养好,也是一种成就。

    从工作上来讲,我们能取得的成就可能优势比较弱,在很多思维方面,要向男人学习,特别是遇到大事时的那种气魄和胆量。这次我也特别感谢吉峰,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2010年,我被评为十大女杰,对我来讲,这是个至高无上的荣誉,我非常感谢组委会和发起人对我的信任。我们的员工在客户面前也很骄傲,常常说,我们经理是十大女杰。这些都在无形中给我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动力:既然领导们这么信任你、行业那么期待你、员工那么认同你,我应该做得更好。所以,到现在非常感谢这个评选,让我在心理上有一种承担更大责任的意识。现在,我们企业正处于一种快速发展时期,正是十大女杰这个荣誉让我感觉到在这个平台上要无愧于这个称号。

    明年,将评选第三届女杰,欢迎各位女杰们再次莅临哈尔滨。希望你们到哈尔滨的时候,能够想到还有一位第二届的女杰在等着你们!

    坚持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宁夏威骏车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伟

    我的老家在南方,小家在郑州,后来投资到宁夏。我从小出生在城市里,原本对农机尤其是农业非常不了解。我能走入农机行业可以说是奇迹,我感觉很不容易。

    我大学学的工科,每次实习的时候唯一的女生带着几个男生去实习。后来也是不舍得所学的专业,所以我一直就这样走下来了。

    大学毕业后,我分到政府机关,后来因为一个机会,我到企业里面挂职锻炼。之后,我觉得我还是比较适合在企业里,我学的专业也能够在企业里得到广泛应用。所以我挂职两年后就不愿意回去了,当时家里所有人都不同意,但是我还是选择了这个道路,后来改制,我就自己创办了企业。

    经历了很多过程,我了解创业很艰辛。好在,当时父母在广东给我提供了一些机会,资助我从零做起,2008年投资8个亿创立宁夏崴骏车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从20马力到125马力的拖拉机。这两年,根据西部地区的一些特点,公司研发出来一些根茎类的收割机械和种植机械,还有激光平地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研发出来物美价廉的产品推向市场,给老百姓解决问题。譬如根茎类的收获机,投入很小,可以买得起。这两年,我们又推出了玉米收获机,在宁夏、内蒙古市场销售得比较好。

    经过这两年的艰辛和努力,我体会很深的一点就是,女人要做事,非常痛苦,非常艰辛。我哭过鼻子,也有过想放弃不想干的时候,尤其是当孩子对我发脾气的时候,“你为什么跑这么远?还要放弃这么多的条件,你走……”说起来就想掉眼泪,当时还是从广州到郑州。

    前段时间,喀什地区邀请我到那边投资建分厂。当时回家和我母亲商量,她说,你从广州到郑州就算了,你从郑州到银川也就算了,你从银川再到喀什去,你干脆不要回来了!

    但是我感觉做农机这个行业不在于区域性,只要我们所做的事情,说得高一点是价值的体现,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是应该坚持。这一点从做农机以来,我体会得比较深。我也没有太多去想得到什么,只要做这件事给社会解决了一些问题,就是好的。

    经历了这几年艰辛的劳动,我们的企业成为西部的一颗小小的星星。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西部的农民解决问题,生产出适合当地的产品。

    新老女杰,哈尔滨再见

    黑龙江农垦总局农机局局长 李俊

    2006年底,洛阳中收公司的玉米收割机刚刚投放东北市场。为了更好的推广产品,洛阳中收在黑龙江省举行了大型的现场推介演示会,北京的一些领导也参加了这次会议。由于我是地主,为了尽地主之谊,晚宴之后,我请领导们到哈尔滨一条步行街上的一个俄罗斯餐厅喝茶。当时我就向大家通报,黑龙江在2007年7月份要举办国际化大型农机博览会,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我们来承办。2007年时正值黑龙江垦区北大荒开发建设60周年。为了把博览会开得好,开得有影响力,我们当时就想搞点活动。

    当晚正好辛明玲也在,大家就想到,农机行业男同志比较多,从事行业的很多女同志,学农机不容易,干农机更不容易,如果能在农机行业干好并且成为女杰就更不容易。所以,很有必要关怀、关心和关注女性,至少在农机行业要鼓励她们,给她们一定的荣誉,一定的地位,从而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当时我们随口谈起了行业内七八个女同志,都觉得确实都很了不起,事迹都非常感人,觉得非常有必要搞这么个评选表彰活动,这个动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当初发起这个活动的时候,中国农机化协会还没有成立,主要由中国农机化导报组织,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农业部农机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和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等都积极参与。一家一家地汇报沟通,联合发文,最后还专程向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做了汇报。司领导表示赞成,积极支持这项活动。

    2007年7月18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国际农机博览会期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表彰大会。会议非常隆重,农业部原副部长刘成果,时任黑龙江省委常委孙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出席了表彰活动。

    第一届表彰活动中特别有意义的是,我们邀请到了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梁老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她是新中国第一位拖拉机手,也是女劳模、女英模。她参与了颁奖活动,而且还发表了感言,影响非常大。

    第二届活动就由中国农机化协会和导报来牵头主办了。每届评选和表彰都通过基层推荐,然后由评委会评审,确定十名人选,经公示没有异议然后表彰。

    第二届表彰活动于2010年8月30日第五届黑龙江北大荒农机博览会活动期间举行,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活动又一次邀请了梁军。

    农业部党组织成员、总经济师张玉香,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立国,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李伟国,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时任副司长刘宪,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等都参加了颁奖大会。颁奖以后,吕副省长特别对我说,“这个活动好,动议好,意义好!”

    这个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农业部、黑龙江省以及农机行业各方面领导、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特别是今天的恳谈会,曾清华副主席的一番讲话让我觉得很受鼓舞。

    明年,我们将举办第六届黑龙江北大荒国际农机博览会。在此,我倡议举办第三届女杰评选表彰活动,继续由中国农机化协会和导报牵头,黑龙江农垦总局农机局将全力支持。我们希望活动越办越好,总结前两届的经验,征求各方意见,特别听取女杰的呼声、要求、建议,争取办出更高的水平,让它在我们农机行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激发我们共同携手为农业化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也借这个机会建议协会、报社明年第三届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表彰活动期间,再次组织恳谈会,诚挚邀请前两届十大女杰和新的女杰到哈尔滨一起畅谈,共叙友谊,共谈农机化发展大好形势,同时也参观指导农机博览会。我们有信心、责任、有义务把这个活动承办好。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