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重庆网7月13日电(通讯员 汪登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7月,正是重庆酉阳自治县水稻铺满田野的季节,绿油油的稻田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光采,微风轻拂,泛起层层绿浪,飘荡着阵阵稻香沁人心脾。一望无际的农田里,该县涂市乡地灵村杨万才和他的酉阳县泰久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16名骨干成员戴着口罩正在为该乡万亩优质高产水稻示范片喷洒农药,他们挥汗如雨,眉梢挂满了喜悦。涂市乡涂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陈长久蹲在稻田边查看秧苗长势,他笑呵呵地说:“今年我家水稻增产增收不成问题!”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种植
“无粮不稳”,粮食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酉阳自治县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深刻认识到其非凡的意义。2011年,该县着手制定高产示范工程规划,成立了县粮油高产创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并于2012年在涂市乡涂市村、涂家寨村、钟岭村等10个村实施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工程,推广强化栽培面积达到14857.7亩,目前长势喜人。
据悉,该县推广旱育秧84.2亩,机插秧65.3亩;种植水稻主推展示品种9个,水稻优质观察品种9个,市种子站下达的水稻预备试验品种10个;积极开展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和水稻高产试验,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收等技术措施,创建百亩片3个,千亩片3个,万亩片一个。该县农技总站副站长张沛昌说,按目前长势,预计每亩增产15以上%以上。
该县农委主任罗峰说:“我们将通过对比试验,好中选好,优中择优,充分发挥高产示范片的带动作用,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科技含量,全面推行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机械化,力争在近年内全面实施水稻高产种植,夺取全县粮油生产的大丰收,减少农户劳动量,促进农户增收。”
惠农政策好 种粮热情高
酉阳是全市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达27.5万人,如何破解劳动力不足,避免土地撂荒,实现粮油高产增效,酉阳县委县政府根据中、市文件精神和结合酉阳当地实际,台了许多惠农政策,确保了民生、促进了发展。
“国家对农民粮食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增加了农资(含农机)综合补贴,实行了肥料补助、病虫害统防统治,良种补助,每亩粮食生产补贴就超过200元。”该县农委副主任张永明说,酉阳正积极创建全国粮油生产优秀县,以后政府支农账本将越来越厚,惠农资金将越来越多。
涂市乡涂家寨村党支部书记陈长久自家有5亩稻田,该村5组陈长根家有5亩稻田,陈长根子女多外出打工,他70多岁了无力下田耕种,陈长久用400公斤稻谷的租赁价将稻田租赁了过来,现在他一家人就耕种了20余亩稻田。他说,他还算不了老几,流转上百亩稻田的的大户不在少数,正因为由政府的政策扶持,全村稻田无一撂荒,水稻高产创建面积达1824亩。
利民惠农的粮食政策能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有本实惠小账,农业生产得到实惠,尝到了甜头,因此,涂市乡农民参加高产创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技术有保障 省时又省钱
“如果农民自己种地,不采用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再加上病虫害防治不力,种田一定是要亏本的。如果交给专业合作社自己不花一个劳力,每亩可收入上千元。”酉阳泰久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杨万才算了一笔账,他们整地每亩收取300元劳务费,育秧种子、地膜、农药每亩收取100元,每亩插秧收取劳务费30元,施肥及劳务每亩收取200元,病虫害防治连农药和劳务每亩收100元,机械收割每亩收150元;如果全凭人工,整地至少要880元,栽秧需要300元,收割需要800元,肥料145元,种子地膜农药100元不会变,农药75元,还要晾晒、储存,加上生活费,按一亩地收600公斤稻谷计算,每公斤卖价3元,算下来,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每种一亩水稻至少倒亏200元。
“我们就是在政策的支持下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用机器耕田,规范化选种育秧,机械化插秧,统一标准施肥,用国家标准批号的低毒高效农药实行病虫害群防群治,采用机械化收割,机械烘干,统一品牌销售,既节省时间、劳力和费用,老百姓发财了,自己专业合作社发展了。”杨万才保守的估计,他的专业合作社服务的12000亩水稻,按每亩100元的技术服务费和劳务费计算,就可以收入120万元。
“现在实行五个统一,群防群治,不仅技术有保障,农户不仅省时省钱,又能增产增收。”该县农技总站副站长王洪峰说,县农委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全力培养粮油大户和粮油生产加工企业,在县乡两级农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指导下,对品种选用、育秧栽秧、病虫防治、机械收割等成套高产集成技术进行传授,农民足不出户,可坐享农技服务。
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一行7月11日视察了该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对该县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技术指导大力发展粮油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一定要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生产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实现高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