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学习丘北经验构建平安农机

作者:李德福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7日

   近年来,墨江县农机监理站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学习总结“推丘”经验。在学习活动中,做到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力推进全县拖拉机道路营运、机耕机耙田间作业和农产品加工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平安农机”,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一、进一步增强开展学习“推丘”经验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认为,学习“推丘”经验,就是要全力做好新时期全县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必须深刻认识此项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安农机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此,站领导非常重视,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省、市、县相关文件和传达墨江县政府丘北经验推广办公室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丘北经验推进工作联席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实施“丘北经验”学习推进工作。强化宣传指导,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员工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深入开展学习此项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

    二、认真分析全县农机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一是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农机部门管理拖拉机的执法主体地位是核发牌证、考试核发农机驾驶证、检验拖拉机及其驾驶员审验的行政权,但是不给予农机上路检查权和上道路拖拉机违章处罚权,县农机监理部门难于对拖拉机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二是目前农机监理部门由于失去统一着装及上路检查权,仅有宣传教育的一点权利,管理手段软弱,加大了实施农机监管的难度。三是由于目前国家对拖拉机的界定不够科学合理,很多变形拖拉机纳入低速载货汽车管理,农机监理部门无权对变型拖拉机进行有效管理。四是由于县城西部开发,办公用房及教练场地被征用后拆迁,以致缺乏开展规范化、科学化的监理服务工作场所。 五是有些拖拉机驾驶员还存在无证驾车、超速、超载、酒后驾车现象,驾驶员定期审验率、机子年检率较低,仅80%左右,旧机带“病”上路营运较普遍,县农机监理站又没有上路执法权,以致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三、采取行之有效的农机安全监管措施

   (一)强化农机安全教育,加大农机监管力度。针对以上全县农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县农机安全监理站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主要利用开展“三项行动”、“国庆”、“春节”、“3.15”、“安全月”等活动为契机,积极配合县交警、安监、交通运政等相关部门上下协调,左右联动,派出监理人员上街或深入乡村向农民、农机手、中小学生、过往行人发放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农机具使用维护等宣传材料累计约35000份/人;在县乡重点公路醒目处或农机安全村墙体喷涂农机安全宣传标语35条;积极参与农机销售市场产品“打假”和联合交通整治专项行动,纠正违章驾驶拖拉机行为累计达500余人/次;县农机监理站与市农机管理总站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1份、与乡(镇)农业工作站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15份,与农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2138份/人,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做到“上级抓下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发放整改告知书,多措并举,严防严控,着力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力度,防患于未然,坚决杜绝县内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提升信息化农机监理业务装备水平。县农机监理站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筹措资金,更新购置了农机监理工作用车1辆,先后添置了电脑6台、复印机2台,传真机2台等办公设备,提高了监理业务办事效率,增强了农机监理为民服务的手段和功能,方便了机手办牌领证;严格执行监理业务标准。我站在办理拖拉机注册登记时,严格审核入户申报材料,对申报材料不全或不符合申请注册条件的拖拉机一律不受理注册登记;在年度检验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农业机械安全运行条件标准进行检验,对达不到标准的,不予年检;在受理申请人办理拖拉机驾驶证过程中,严把审核关,对身体条件、年龄符合标准的予以受理,对不具备申请驾驶人资格的不予受理办证业务。实现了拖拉机行驶证等农机监理业务在微机上办理,实行专人管理录入、制证工作。全面启用网络程序后,我站将拖拉机登记、检验信息及时录入到《农机监理信息系统》中。规范了档案管理。明确专人管理,严格把关,确保入档资料齐全、真实、有效。

   (三)加强农业机械销售市场的产品质量监管。每年积极开展“3.15”消费者维权活动,配合工商、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参与农机销售市场产品质量督查,严禁销售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符合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的农机产品;严禁销售依法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而未取得许可证的农机产品;严禁销售依法必须进行认证而未经认证的农机产品;严禁销售利用残次零配件或者报废农业机械的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车架等部件拼装的农机产品;严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农机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坑农、害农。进一步加强了农机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强化农机检验员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2009年9月,站里派出3名农机监理员参加了在陆良县举办的云南省第二期农机安全监理检验员业务培训班,完成了《农机检验相关法律、标准及人员管理规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安全技术检验》、《农机安全技术检验设备使用与维护》、《其他危及人身财产的农业机械安全检验》规定的四方面理论课培训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唯一性认定、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外观检查、拖拉机制动性能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运转及路试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灯光、转向等性能检验五方面实践培训,使农机检验员力求达到“熟悉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熟练掌握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标准;掌握正确使用安全技术检验装备(设备)的方法;具备农机安全生产基本常识”等条件。

   (五)做好农机监理日常业务优质服务。农机手到监理站办理牌证和其他手续,凡符合规定的一次办理完毕,决不让机手跑第二趟。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开水暖心,一颗诚心办事。严格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和项目收费,不多收机手一分钱。深入乡镇进村、组为机手提供检测、维修、喷漆、咨询、宣传、提供致富信息、新机挂牌登记注册等农机监理业务,采取政策法规宣传到家、操作维修技术送上门、牌照证件送到手的方法, 有效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今后,全县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继续要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农机安全监管职责;规范机构建设和人员编制建设;全面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完善农机生产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农机安全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和县、乡、村三级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管理台帐。按“户籍化”管理要求,做到“一机一档”、“一人一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认真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与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深化农机安全检查和农机从业人员安全操作规范专项整治;配合公安交警等相关部门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大力开展拖拉机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治,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严禁拖拉机驾驶员无证驾驶、酒后驾车、违法载人、不按规定进行年度检验、使用伪造或变造登记证书、牌证、检验标志、保险标志等严重违法行为;构建农村地区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防控机制和“一盯一、一帮一”监管措施,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重心下沉,防线前移,不留死角”的原则,做到年初有布置,年内有检查,年底有考核。切实把学习实践“推丘经验”,把全县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