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我国高端农业装备发展困局

作者:第一农业机械网 作者:于帅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8日

  导语:被外国人誉为政策支持最大的行业,而本土企业发展十分缓慢,这种尴尬的局面似乎已经成为困扰我国高端农业装备的最大难题。
 
  近年来,只要一提到高端农业装备,都会听到专家学者异口同声的疾呼:我国高端农业装备发展正处于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只有积极突破各种技术“瓶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才能得到快速发展,稍微迟缓即会重蹈巴西高端农业装备受制于人的覆辙。
 
  而随着近年来,福田雷沃重工等企业在高性能拖拉机、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的等技术难题的突破,中国高端农业装备正开始从众多国际竞争对手的冲击中全面“突围”。
 
  尴尬历史:需求加大,研发降低
 
  从建国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建立了中国一拖等几个大型的拖拉机制造基地,一大批当时急需的农业装备,源源不断地“步入”农田。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系统地建立了农业机械科研机构,各大高校也逐步重视农业机械专业的建设。
 
  然而,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对高端农业装备需求的不断增加,本土农机企业研发热情却随着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不断上升而下降。于是,我们的民族农机工业,在高端农业装备领域的地位,已经受到外资企业的严重威胁。
 
  以拖拉机为例,直到2008年,我国才由福田雷沃重工首次实现量产265马力的大型拖拉机,而此时,我国大型农场上已经有数以千计的大型拖拉机服役数十年之久。其他高端农业装备市场份额,也是长期被国外产品占据。
 
  那么,制约我国高端农业装备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呢?福田雷沃重工党委书记梁启荣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高端农业装备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机企业在科研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在人才、资本运作以及核心技术方面,存在诸多短板。
 
  虽然我国农机不少科研院所也在下大力气进行研发,实验室差距基本没有,但技术应用水平,也就是科研转化率较低。久而久之,我国的科研人员就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我国在水稻机械化方面的研究,半喂入收割机是我国科研人员所创立,却被日本人发扬光大;水稻插秧机领域,我们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分插机构。然而,我们的企业所生产的半喂入收割机和插秧机,价格不到外资企业的一半。

  关注焦点:农机高端制造成趋势
 
  放眼全球,基于世界普遍对高端农业装备对粮食安全的认识,高端农业装备越来越重要。一方面,为了在有限的耕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需要提高农业机械的效率;另一方面,环境等一系列影响,迫使我们必须使用更高效、环保的农业机械。
 
  在我国,高端农业装备也必将成为发展趋势。一方面,高端农业装备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在国家鼓励和相关部门设立的各种有形门槛的夹击下,淘汰落后已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用户需求的提高和升级,也在不断拉动高端农业装备的市场需求空间。
 
  但由于我国高端农业装备制造技术长期滞后,目前国内80%的高端变速箱、70%以上的高端液压元件,都被进口产品挤占。福田雷沃重工农业装备业务负责人王玉荣告诉记者一组统计数据: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但它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比例在30%左右,远低于美国的40%、日本的43%和德国的46%,这导致了我国工业结构升级趋缓,这在农业装备领域表现的尤为显著。
 
  “因此,国家提出要提高关键零部件水平,主要就是通过关键零部件的提高,来促进我国农机工业高端制造的整体水平。”梁启荣如是说。

  师夷长技:突破高端农业装备困局
 
  随着我国农机工业及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农机制造国和世界第一大农机使用国,在低端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提升我国农机装备制造水平迫在眉睫。但是,我国农机制造业在核心技术突破、产品研发等方面,依然处于初级阶段。
 
  对此,梁启荣分析说,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发展路线,往往采取跟随战略,是一种“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不良循环,以至于步步落后。而理想的引进模式应是“引进、消化、吸收”,努力使国际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否则总是被动挨打。
 
  作为我国农业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的福田雷沃重工,正式选择了后一条路。福田雷沃重工一直坚持集成创新,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国内前列,国际知名的农业装备制造商。近两年,福田雷沃重工采取创新驱动的方式,在内涵增长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我国在突破高端农业装备困局的典型企业。
 
  据悉,目前福田雷沃重工在欧洲设立了研发机构,并与世界知名设计公司AVL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久前,第一批由福田雷沃重工自主研发的动力换挡拖拉机正式下线。有业内专家指出,这将是我国高端农业装备开始从众多国际竞争对手的冲击下全面“突围”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这一重大突破,也将为国内高端农业装备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买同等质量水平的机器,价格上可以大大降低。”梁启荣告诉记者:“性价比将成为本土企业在高端农业装备领域的立足点。”
 
  实际上,福田雷沃重工在高端农业装备领域的突破,就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最好诠释,好比把运动员送到国外培养,最终在世界级较量中为祖国拿来一块分量极重的金牌。

  高端制造:步入寻常百姓家
 
  以福田雷沃重工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在高端农业装备实现“中国制造”,不仅使我国高端农业装备产业拥有了与世界顶尖对手平等对话的信心,而且将使高端农业装备这个似乎很高深的新技术设备加速进入更加广阔的中国农民家庭。
 
  最直观的便是动力换挡拖拉机,目前一台国外进口的动力换挡拖拉机,要比国内同等类型的产品贵35%以上。有专家指出,这就是以往高端装备完全以来进口引发的“连锁反应”,在别人划的跑道上比赛,肯定是要付出昂贵代价的。
 
  “再过几年,高端农业装备价格也会更加亲民。”福田雷沃重工一位技术人员如是说:“这对消费者绝对是一个福音!”以福田雷沃重工为代表的几家大型企业,已经在高端农业装备方面有了更多的突破,国内订单不断上升,而海外的东南亚、非洲,甚至是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客户也开始纷纷关注“中国制造”的高端农业装备。
 
  有了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福田雷沃重工已经在东北开始陆续投入大喂入量的联合收割机,这是国内企业有望打破外资在这一领域垄断的神话,同时,让用户花国内产品的价格,体验以前外资才能提供的高端产品。
 
  本土企业在高端农业装备领域不断进步,在提升本土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加速了用户使用高端农业装备的步伐。这是实现行业所提出的内涵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行业做大做强、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