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平镇东门村农民何业锋家的4亩水田插晚稻秧,但天未亮他就出门去割胶了。上午卖完胶水,他赶到自家的水田,4亩田的秧已经插好。
“这机器插秧,真是又快又齐!”望着一上午就插得整整齐齐的秧田,何业锋说,种4亩稻,以前整田、拔秧、插秧等,前后需要十几天的时间,不仅天天累得腰直不起来,而且耽误割胶五六次,损失1000多元。
由于种稻累人又耽误时间,何业锋曾有过抛荒水田的想法。但同村农民杜孟松购置整田机、插秧机等农机后,让他改变了想法。
用农机耕种水稻,整地每亩150元,插秧每亩90元,1亩水稻种下来要240元。表面上看有点贵,但算起来并不贵。何业锋家种植几百株橡胶,用农机种水稻,他就不会因种稻而耽误割胶了。更重要的是,他不用再面朝泥土背朝天,累得腰直不起来。
何业锋说,等晚稻成熟,他也不再自己割,还是请收割机帮忙。
“中平镇有4500多亩水田,70%都实现了机械化整田、插秧和收割。”农民杜孟松告诉记者:“大部分农民种稻基本不用下水田了。”
杜孟松不是普通的农民,他是中平镇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07年,杜孟松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买了一台小型整地机,给附近村民提供有偿服务。由于整地机效率高,一天可以整10亩地,而水牛一天只能整1亩地,受到越来越多农民欢迎。尝到甜头后,他带领十几个村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小额贷款、滚动发展的方式,先后投资30多万元,购买整地机、插秧机、收割机、抽水机等农机9部。现在,每年早稻、晚稻两季,他带领合作社农机手在琼中县中平镇、长征镇等多个乡镇开展农机作业4个多月,收入近40万元。
海南琼中县水田少并且分散,耕作费时、费力。近年来,农民越来越不重视水田,部分地方出现田抛荒、买米吃现象,大家把精力都放在橡胶、槟榔、益智等高效作物管理上。
由于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农民购买农机能享受30%购机款的补贴,加上小额贷款普遍推广,极大激发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海南琼中先后成立了十几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使农民能做到水稻生产与高效作物管理两不误,水田抛荒现象消失了。
海南琼中县农业局局长杨斌说,农机普及推广,是一次传统农业革命,让农民告别面朝泥土背朝天的历史,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农民有更多精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数说发展
过去5年来,海南省农业厅发放国家农机补贴3亿多元,带动海南农民投入10亿元,全省农机总动力从不足300万千瓦增加到450万千瓦,农机保有量从30多万台(套)增加到近70万台(套),水稻机械化耕收率从30%提高到80%,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机械化水平都超过70%。(记者 周月光 通讯员 黎大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