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农机指导员扬技术优势强示范户素质

作者:仪征农委 本站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3日

    高德明是仪征市农委聘任的农机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也是刘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近年来一直负责指导刘集镇20户农机科技示范户,示范户耕地面积158亩,主要种植稻、麦、油。高德明的指导理念是: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通过高德明的指导和帮助,示范户技术素质逐步提高,能充分利用新机具、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种植方式,粮食产量得到提高,机械作业收入增加,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实实在在尝到了科技入户的甜头。

    一是精心选择好示范户并签订服务协议。选择好示范户对科技入户工作很重要,是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的基础。高德明积极协助村干部从文化程度、种植规模等方面选出农机科技示范户,选好后,高德明还与示范户一一签订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工作要求,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又对示范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也更利于开展科技入户工作,使他们对身边的农户能起到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从培训入手提高示范户的技术水平。高德明利用村组会议、专题会议等对科技示范户和一些辐射户进行技术培训工作,重点围绕插秧机的使用、主推品种、主推技术进行讲解,发放技术“明白纸”,介绍如何科学种田、实现增产增收的知识。提供跨区作业信息和规避作业风险的技巧,同时采取参加现场演示会、参观高产栽培以及开展示范户产量评比等活动,不断增加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增强他们科学种田的信心。

    三是利用技术优势指导帮助科技示范户科学种田。农机科技入户的重点在于到田到户,高德明经常深入科技示范户的家中、田头和机头,通过对插秧机、收割机的使用和保养、高产品种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氮肥前移、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的运用等,使示范户科学把握每个生产使用环节,正确操作使用农业机械,及时进行田间管理,粮食产量得到提高,也为全镇粮食产量增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科技示范户曹问山、何如田、李文斌等户自从种植“扬麦13号”后,小麦产量连年提高,2011年亩产400公斤,今年则达500公斤。示范户曹问山说:科技入户就是好,科学种田就是灵,要我不种还不行。今年全镇大力推广机插秧,示范户的农机作业面积有所增加,仅夏季农机作业收入预计人均即可获5万元左右。

    四是以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粮食增产整体工程。农机科技入户是加快农机科技推广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广大农技工作者身先士卒,带头示范,带着群众干,并帮助群众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比如仪征农村过去的湿润育秧、通气式育秧都离不开手工栽插,不仅栽插速度慢,而且劳动强度大,产量难提高。为解决这些难题,高德明2010年先在百寿村做示范,在10个示范户家中落实20亩的机插秧,为消除他们的顾虑,高德明向他们签订了亩产480公斤的责任状。其后,高德明不仅自己早早晚晚到田指导,还请仪征市农机办、栽培站、土肥站、植保站专家去指导。由于技术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到秋收机插秧亩产量都超过了千斤。2011年所有科技示范户全面运用机插秧,有一部分农户也跟着他们干,粮食产量都有了10%的提高。而今年在全镇新推广乘座式插秧机4台、手扶式插秧机20台,机插秧面积达到了4000亩,粮食增产将为农民带来大幅增收。百寿村党支部书记陈义林深有感触地说,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农机的发展,更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发展。过去农忙需用一个月时间,现在农忙只需一个星期时间,农民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发展二、三产业,他们的经济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新农村建设大有希望!

新闻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