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武汉市一期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36万元,截至7月上旬,武汉市使用补贴资金3845.1万元,达资金额度的86.7%,其中新洲区使用800万元,黄陂区1072.16万元,江夏区773.2万元,蔡甸区696.4万元,汉南区171.75万元,东西湖区308.87万元,洪山区22.71万元。全市受益农户达8723人,新增动力6.98万千瓦,拉动农民投入9412.3万元,补贴各类农业机械18877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28台,配套农具1372台套,机耕船1108台,微耕机3304台,水稻插秧机304台(其中手扶与独轮乘坐式插秧机287台,四轮乘坐式插秧机17台),油菜直播机8台,各类收获机械143台,植保机械3715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4965台,其它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及设施农业设备共3630台套,有效提升了全市农机化综合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 对农机购置补贴审批从严把关,规范运作。
(一)严把购机补贴对象关。为认真落实好补贴政策,杜绝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我们把补贴对象的确定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从严把关,要求区农机部门重点抓好此项工作,受益农户必须经当地农机部门审核、在所在村镇公示宣传栏公示无异议后,予以确定。对大额补贴机械及设施农业设备,由区农机部门实地逐家入户核查,市推广站随时实地抽查,把好审核关。
(二)严把协议签订关。要求区农机部门选派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协议签订及资料制作和整理工作,区农机部门收到农户初始申请表后,要求本人前来申报,对其身份作进一步审核,确定无异后与机手签订购机协议,同时农机部门邀请纪检、监察、纠风等部门参与购机补贴全程监督,强化对农机系统和农机企业的监管。
(三)严把购机关。市区农机部门按照《购机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结合全市各区农业机械保有量及机型分布情况,因地制宜的推广适合各区本地农业情况的机型,合理提升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同时向全市公布市、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购机者可随时电话咨询农机补贴额度和政策要求,方便农户购机。
(四)严把督查关。2012年,市农业局成立四个购机补贴检查工作组,由相关部门领导带队,成员由市农业局监察室和农机化办、市农机鉴定推广站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将全市七个涉农区进行了划分,实行随机督查。在督查过程中,工作组对在“湖北省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网络系统”中随机抽取的购机户全部入户调查,对补贴机具现场核实。截至6月上旬,市检查工作组已抽查了新洲、黄陂、江夏、洪山、蔡甸等五个涉农区,随机入户核查了40多台大中型机械。各区农机部门也相应成立了农机补贴工作检查组,与各街乡镇场农业中心及各级主管部门常年不定期对购机情况进行检查,对补贴机具实行100%核实。
二、积极联系市区农机部门、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户,发挥桥梁作用。
作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我站注重与各区农机推广部门、农机企业和农户的联系。在2012年,我们采用网络、电话、信函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和合作,随时沟通。针对农机企业关心的补贴机具资金到位问题,积极联系各区农机部门配合省、市、区级财政部门,尽可能使补贴资金早日落实到位;对打电话及来单位咨询的购机农民,耐心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向广大农民积极宣传新技术推广,为他们提供农机化新技术信息服务及咨询服务,把适合的农机企业和机具介绍给农户,充分发挥农机推广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